我国年职业病发病情况统计

发布 2019-05-06 05:14:17 阅读 3142

一、202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卫生部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75.11%,尘肺病例死亡966例,尘肺晋期病例963例。截至2023年,尘肺累积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2、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4358和396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其次是水泥尘肺177例、石棉肺170例和电焊工尘肺148例。尘肺新病例主要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

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尘肺病发病工龄在缩短。21个省共报告了接尘工龄在2年以下的尘肺病例211例,最短接尘时间不足三个月,平均发病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

1971例实际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下,占21.49%。急性尘肺病集中发生在金矿采挖、石英砂粉碎和坑道工程建设等行业,地区分布主要在浙江、广西、青海、安徽、湖南、贵州和甘肃等地。

3、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病死率4.5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毒物主要是硫化氢94例和一氧化碳72例,分别占15.

33%和11.75%;其次是砷化氢44例、苯44例、氨27例、磷化物26例、汞及其化合物19例、苯的硝基氨基化合物17例、铅及其化合物16例和氯气14例等。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发生在化工、煤炭和冶金行业。

4、慢性职业中毒报告1379例,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中毒589例、苯中毒253例、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9例,分别占.35%和8.63%;其它是正己烷77例、三硝基甲苯71例、锰及其化合物59例、汞及其化合物52例等。

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发生在有色金属、化工、电子和冶金行业,化学性眼部灼伤和**灼伤主要发生在化工行业;职业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兵器行业;慢性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主要发生在以锡冶炼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5、其它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36例;职业性眼病256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16例;职业性**病128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5例;其它236例。分别以噪声聋221例、职业性白内障177、化学性眼部灼伤79例、布氏杆菌病108例以及化学性**灼伤186例等职业病为主。

二、202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根据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其中尘肺病是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25%,急、慢性职业病中毒分别是467例和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4.05%和9.

40%。2023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尘肺病比例增加,2023年诊断职业病病例比例较2023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2023年诊断职业病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总例数的2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

04%,不足2年的占1.57%。

第二,急性职业中毒还是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

第三,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23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患者。

第四,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5%和6.45%。

三、202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不包括**自治区),2023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2%和6.

38%。

一)尘肺病。

2023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963例(比2023年增加2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截至2023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405例。在10963例尘肺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

37%。

二)职业中毒。

1.急性职业中毒。2023年,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比2023年增加133人),其中死亡76人,急性职业中毒病死率为12.

67%。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同时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39起,涉及188人中毒,死亡76人,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病死率为40.43%。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前两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27例,病死率为39.71%。

在301起职业中毒事故中,一半以上发生于非公有经济类型的企业,其中以私有经济类型企业居首,为135起,涉及307人中毒,占总中毒人数的51.17%,死亡45人,病死率为14.66%。

2.慢性职业中毒。2023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638例(比2023年增加555例),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慢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849例(占51.

83%),慢性苯中毒225例(占13.74%)和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181例(占11.05%)。

82.97%以上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三)职业性肿瘤。

2023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48例。其中,焦炉工人肺癌25例,苯所致白血病16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4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例,砷所致肺癌、**癌1例。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

2023年,共报告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1047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90例,职业性眼病349例,职业性**病280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4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48例,其他职业病26例。

四、202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据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北京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2023年共检查存在粉尘、石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115,697家,建设项目7,261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61家。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23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设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

05%和6.90%。

根据202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性尘肺病时有发生,发病工龄缩短。2023年报告尘肺病新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

79%。根据各地职业病上报情况,2023年以来,尘肺病新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均在75.11%以上,最高达到82.

64%。2023年各地职业病报告中,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2023年尘肺病新病例平均接尘工龄为17.

04年,比2023年缩短2.35年,实际接尘工龄不足10年的有3,420例,占31.58%。

二是职业中毒呈现行业集中趋势。急性职业中毒以一氧化碳、氯气和硫化氢中毒最为严重,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冶金等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其化合物、苯和二硫化碳中毒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行业。

三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发病率高。2023年职业病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特别是69.85%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

五、202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23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3%和6.

99%。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23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其中,2023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

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23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职业中毒方面,2023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

80%。其中包括重大职业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17%。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

2023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1082例(占例(占10.88%)和165例(占8.

63%),主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2023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22例,焦炉工人肺癌19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11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1例。

2023年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24例(噪声聋居多,达348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布氏杆菌病190例,森林脑炎2例),职业性**病1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

六、202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23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9.

02%。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

一)尘肺病。2023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679例。23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94.

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2564例和9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

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23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二)职业中毒。2023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

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

59%;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

2023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499例(占例(占19.20%)和157例(占11.

08%)。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

三)职业性肿瘤。2023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0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9例,焦炉工人肺癌18例、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共10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例、砷所致肺癌和**癌1例、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1例。

法定职业病与职业多发病

职业病专家指出,一些 把出租车司机等人的胃病,工作人员 科研人员等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等统称为职业病,其实是不准确的。由于引发这些疾病的原因很多,现在还不能将其划归职业病范围,只能称为职业相关疾病或职业多发病。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10类分别为尘肺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 物理...

职业病劳动卫生防治制度及措施三废处理情况

职业病 劳动卫生防治制度及措施 三废处理情况。为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及措施。一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二 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病防...

2023年职业病科工作总结及2019工作计划版

在中心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科里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2016年的重点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 2015年工作总结。1 职业健康体检。一年来 截止到x月x日 共进行职业健康体检x人。由于国家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放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