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学习心得

发布 2019-05-19 05:14:17 阅读 1967

就业指导课学习心得。

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学院安排我们上职业规划课,这是对整个大学乃至人生的一个初步规划,这是个开始。大学是中学纯理论学习跟社会实践过渡、相结合的一个时期,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都具意义非凡。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经步入大学时代的尾声了。

相对于刚进大学的时候,学院现在安排我们上就业指导课,这是对整个大学的总结,拿着大学里学到的所有东西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现实生活的考验。

就业指导课,黄老师不一般的教学方式,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课前疯狂三分钟;按学号尾数座位置;扑克牌抽号数;现实与理想的冲撞;干脆利落的原则性;“天哪”这句口头语……这些规矩让课堂不再那么死板,变得有活力,让我们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就业准备。

记得最牢的是黄老师说的一句话“做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底线”。这不只是在求职或工作的时候需要清楚的知道,不论是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中做任何事自己坚持的是什么原则,如何坚持这些适当的原则。这个“底线”不论在大事,还是小事都有个很好的体现。

大多数女生喜欢逛街,买东西,我作为一个女生,也难免这个大众习惯。就拿买衣服来说,我基本考虑五个利益点:适合、美观、舒适、质量、**,这五个利益点重要程度依次上升。

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也许有些人非常的重视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只要这一点或两点满足自己的要求,其它的做次要考虑或者不在考虑范围。对我来说,我看重舒适和质量,但是**是决定因素。没人会拒绝低价,可是必须首先满足舒适和质量的要求;同样没人会拒绝舒适感和好的质量,可是符合这两个条件不可避免的**肯定要高,这时就要看个人的底线在哪了。

例如在仓山学生街地摊上的衣服,低价但普遍质量都不过关,随时连接处都有可能开口,我不能接受,就算再便宜再好看都不要;同样在大洋东百里的衣服,美观、舒适、质量非常的好,但**非常的高,我不能接受,就算再舒适再好看质量再好都不要。

一个人的“底线”体现在做人、做事上,处于极端线上,这不是让人天天去踩自己的极端,而是应该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标准,所谓的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找工作的时候或者工作的时候更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过了这个“底线”,已经不再是学生时代犯点错,被家长老师责罚,学校处分,可能导致的结果:

小则自己吃亏,大则触犯法律。

就业指导课上学的当然不止这句话了,黄老师给我们上的七讲真是半句重复都没有,从就业的大小形势、招聘公告蕴含内容、自我认知、简历制作,考公务员、面试准备、求职准备到最后的法律知识普及、心理调节。就业指导,是指导不能给我们所有的答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黄老师简短的说明具无不细的说了各种常规或特殊的情况,给我们在今后的求职中起很大作用。

每一讲都给我留下很深的感触,但给我最深感触的是黄老师上的第二讲:就业准备中的重新认知自己。第一张ppt上的三个问题就把我问住了,第一个问题:

我是谁?我跟三年前刚进入大学的那个“我”有什么不一样?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脱胎换骨的锐变了,特别是中学到大学这种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更是有足够的条件让人产生大变化,应该说很多人确实变了,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是最普遍的变化。

可是我发现我跟三年前的自己没有多大的区别,也许我也有变化,只是变得不明显。喜欢安静的我更加的喜欢安静了,更能理解别人,懂得看事情应该从更多方面的考虑,可是在大方向上并没有什么改变。对于“我是谁?

”这个问题,我也在不断的挖掘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极力的扑捉自己的特点与能力。我细心,就像搞卫生我不会放过边边角角,叠衣服堪称豆腐,然而是做好了,却太耗时;我执着,对于做事,只要没做好就死心的钻牛角尖,直到做好为止,然而有时却过于的执着;我对于做出来的东西要求高,然而却没有相应的实力。我不够自信,三年这个大缺点依然没改变,希望在这最后一年中有所改变。

第二个问题:我是谁?这三年来,我学会了什么?

同学们都经常抱怨老师给的任务太多太重,作为广告专业前期多是理论学习要考试,后期的设计课、美工课等只要交作品就好。每到期末的时候就会想到底是考试好呢,还是交作品好呢,没有答案,在纠结作品的时候觉得还不如考试呢,考试背书的时候觉得这个科目真应该做作品,考什么试呢,很好的体现了人心不足啊。三年来学了什么呢?

专业知识总是学了就忘,然后每个老师都在重复这些理论知识,到最后只记个模糊;对于软件应用知识,当场学当场用都能用的好好的,可是总是缺乏锻炼,一段时间后想用感觉中的那个效果,试了又试差强人意的结束了;对于工作能力,偏安一隅的做着小班委,小部长,解决着各种杂事,坦然的接受一些同学的白眼做着查房工作,学着面对上级,领导下级,让学业和工作处于平衡状态。三年中感觉该学好的东西都没学好。同样这个大问题里也有“我是谁?

”这个小问题,我是谁呢,是在认真的学习这些知识了,就像我是准备了钱买一把锄头了,也确实买了。可是我发现我把这锄头放在角落里,关键时刻拿出来用用,不用的时候就放任它在角落里,久而久之,这锄头越来越钝了。小学学的东西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因为都是基本的,从学了以后就在不断的用着,以至于从来都没忘记成为根深蒂固的本能。

第三个问题:我是谁?明年我凭什么找工作?

根据前两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出了最终结论。资本的缺乏凭什么获得成功的利益呢?现在大家聚在一起经常讨论的是“你以后打算做什么呢?

”没有几个人能说的出来,说出来的也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按前面所诉,似乎我明年毕业找工作也是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不是特别努力,但从来也不甘于垫底,再过一年的学习与准备相信明年我可以凭能力找工作。这个问题里依然有“我是谁?

”现在的我最应该做的是在仅剩的一年时光里努力的充电。

充电不是嘴巴说充电,就真能充电了,毕业前的准备是最后的准备阶段了。在毕业前对自己未来的道路做出明确的选择;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重新的审视自己,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优劣势;在最后的阶段多争取锻炼机会或者有利的证件、奖项充实自己的简历内容,以及学习创新能力制作自己独特的简历;熟知面试规则,多了解社会态势,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与生人说话锻炼交流沟通能力;最后充分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或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了解相关的法律内容以免自己吃亏。有计划的事情才能更好的解决,才能往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发展,当然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按计划进行,今天做了一项调查,询问身边的朋友家人“我是不是个坚持的人?

”大家的回答都是“是!”下定决心就应该坚持。

上完就业指导课就预示着我大学紧锣密鼓的要结束了,面对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道路,我有迷茫、不知所措,看着自己的双手,想着自己能撑起多少,能握住多少,多弱的手也能握紧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况我这双看起来并不弱的手呢。练好臂力和握力,我就能握住更多的东西,握的更紧。

学习就业指导课的心得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我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使我了解到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现在正逢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虽身处在避风港中,但我们不应该庆幸,而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打一个有准备的胜仗。首先我认为就业指导课应该是一门就业心理的辅导课...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习总结 心得

一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学习总结。随着各大高校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就业政策的实施,给当代大学生择业方面是带来了很大的自由,但竞争和挑战仍旧是这个知识时代的主题。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早已使得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供过于求,怎样才能够寻求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似乎成了每位大学焦头烂额的一件事情。引导学生...

就业指导感想

这学期我们参加了就业指导培训课程,它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以及结合了我们各个专业的自身特点对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与指导。同时也对我们的考研进行了一系列的指导,通过两周的学习让我在很多方面获益匪浅。下面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我对这门课的感悟。首先这门课是对我敲响了一个警钟,我大学的生活已经将要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