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交通认识实习报告

发布 2019-07-15 00:47:37 阅读 3584

认识实习报告。

学号:21a12431姓名:吴士璧。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以前我就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自从通过这周的认识实习,自然是备受感触。

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就更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自然是不科学的,所以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观察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下面我将先对这5天的认识实习做一个总结。

第一天:实习内容、要求及有关专业知识介绍

地点:学校。

指导老师:夏老师,张老师。

对于每一个刚刚返校的学生而言,上课真是相当的不习惯。但是,刚到我们新组成的班级后,两位老师的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讲课,顿时消除了我们陌生的感觉。在课堂上,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以及描述了对专业的认识。

我们知道了城市地下工程是具有多层次的特点。不仅仅像我们之前那么认为的,岩土专业就是造地铁挖隧道的。其实,岩土专业大的分类就有很多部分,从地面的电力、电信、供暖、供水、煤气,到下面的地下商业街、地铁,再到地表深处的排水、蓄水都属于我们专业的范畴。

因此,在我看来,城市地下空间的确有很多的前景。除了对专业知识的介绍,我们还大致了解了接下来4天的行程安排,当然,我也是跃跃欲试,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工程的建造以及地下的各种工作环境。老师还将到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有下面几个:

1.岩土工程勘察、2.岩土工程施工(地基处理、基础施工.

岩土工程设计、4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治理(边坡、矿区、城市.岩土工程监测(基坑、边坡等)。然后我记得比较清楚地就是地下广场和地下车站的明挖,盖挖和逆作法。

以及讲了盾构隧道和各种不同的盾构机。

第二天:了解冲击钻孔和矿山法施工方法和了解工程勘察现场施工过程及要求。

地点:南京地铁四号线ta06标花园路站~紫金山北站区间和工程勘察现场。

指导老师:夏老师,张老师。

第二天早晨8点左右,我们准时在学校北门集合,今天的目的地将是所有同学都很感兴趣的地铁站。当大家拿到自己的工程帽的时候,大家都是相当的兴奋,在车上,大家也是聊着天说着笑话,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地铁四号线花园路站~紫金山北站区间的工地。初来乍到的我们自然是个门外汉,一下车,真是什么都不懂。

在几位老师的介绍和说明下,我们知道了由于该区间施工范围地处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各岩土层分布不均,层面起伏大,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施工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我们还大致了解了在地铁站建造过程中打桩以及做到防水的要求和工作。

像图中的这个器材就是最主要的工具,在地下有个很大的钻头,通过这个钻头,将地下的石块打碎并通过泥浆将它排除。接下来放入所制造好的钢筋笼,注入水泥,一个桩就可以打好,通过钻孔咬合桩的方法将所有的桩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防止水的渗漏,从而不影响工程的开展。接下来,我们还去了工程勘察现场,来到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绿博园内太阳宫路与万景院路的交口处,在草坪和道路边,我们亲眼目睹了工人们打一个孔的全过程。

他们4个人一组,一个负责升降打孔机,一个负责记录打孔出的土质成分,还有另外两个就负责更换钻头和道具。虽然我们不是很了解具体的工作的要求,但是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出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团队合作是相当地重要的。

第三天:了解盾构法、地基处理、车站基坑支护、冷冻法等施工方法;了解基坑监测点的埋设、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地点:宁和城际ta04标(包括两站两区间即:中和街站、中和街站~黄河路站区间、黄河路站、黄河路站~天河路站区间)施工现场。

指导老师:夏老师,张老师。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宁和城际的施工现场,刚进入施工现场我们就被巨大的工作设备所吸引。在现场的总工程师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这两站两区间是地处长江高漫滩平原,地形是较为平坦的,因此运用高压旋喷桩可以很好的将地下空间给打造好。

高压旋喷桩能够在地下水充足的地下创造出很好的施工效果,加上通过在周边设置截水沟从而拦截地表水,坑内采用管井井点进行减压降水以改善作业环境和防御管涌,坑外降水井可兼抢险井和回灌井,坑底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坑内积水及时进行疏排,很好的解决了车站基坑深度大、地层较差、地下水较丰富等的问题。在紧接着,我们从高处参观了黄河路站的施工现场,在现场,我们直观的看到了明挖法的工作流程。在工程师的介绍下,我们看到了几根相当粗的钢筋支架,通过这些钢筋支架,工人们才得以在新拼接成的甲板上安全工作,作为一个刚涉及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看到这样一件工程在工程师和工人们的手上逐渐成型,也是相当的激动和赞叹。

自然,岩土专业当然还是要学习盾构的,说到盾构工程,我以前也就看过,但是还不是很了解盾构的过程和工艺。很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在宁和城际的这个施工现场,下到几十米深的地下,好好的观察这个巨大的工具:盾构机。

听工作人员的介绍,盾构机是地下推进最常用的工具,在盾构机的尾部和前部都用了一些钢筋和泡沫,能够让盾构机流畅且顺利的运行。虽然说,这两站两区间土壤水分充足,但是他们也想到了很好的办法,那就是采用冰冻的方法,通过将土壤冷冻,使得盾构机的推进不会引起水分的流动,从而不引起地下坑的坍塌和渗水。有的时候真的很赞叹工人们的鬼斧神工,的确很让人敬佩。

第四天:了解地下构造以及坑道的堪挖。

地点:南京金陵学院旁的施工现场。

指导老师:夏老师,张老师。

时间过的真是相当的快,不一会儿,我们的认识实习的一周就已经快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其实都没有想到会去**,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去马鞍山的,结果呢,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再计划以内的地方。一开始还以为会是一个很无聊的地方,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出乎意料的地方。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再次来到了地下,这次比上次还深,如果不是一个涉足这个专业的人,这一辈子肯定也不会来到这样的场地的。

在喧闹的市区,没有人会想到在地下会有一个这样别有洞天的地方。在地下,我们看到两天长的见不到底的隧道,听老师说,这个隧洞就是将来地铁所要用的。

呆在这样的隧道内,虽然脚下都是黄泥,但我们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曾经中国地下所挖的那些隧道,无一不体现出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一直在进步的人们才能创造出如此雄伟的地下宫殿。

第五天:了解露天采矿方法及边坡治理方法。

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向山露天采坑现场。

指导老师:夏老师,张老师。

在这样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离我们最远的地方:安徽马鞍山。一路上我就在想:

马鞍山的这个露天采矿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顿时就傻眼了,这样一个露天矿地,竟然是这样一个巨大而又美丽的地方。在通过搜索之后,我们才知道,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南山铁矿凹山采场是一座露天铁矿,也是中国最大的露天矿石采掘场。

南山铁矿石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前。在过去的一年中,煤炭**涨了一倍多,铁矿石**涨了约70%。原材料的争夺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钢铁生产商在努力获得更多铁矿石。

中国是一个钢铁消耗大国,但它却没有多少高质量的铁矿石储量。

马钢南山矿自1916 年开采至今己有90 年历史,既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石基地,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铁矿石基地之一,年产矿石600万t,铁精矿200万t。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马钢粮仓”之美誉。但随着南山矿主采场———凹山、东山采场的资源逐渐枯竭。

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矿石采掘场,迄今为止或许就是中国地面上被我们有意识进行挖掘出来的最大的地坑了,据说在卫星遥感拍摄的地理**上都可以看见这个裸露在群山之间的人工大坑。这是一个人挖掘史上的奇迹。

凹山采场还是全国八大黑色冶金露天采矿场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露天铁矿。凹山矿床由一亿二千万年前的“撕裂火山带”形成,以铁,硫矿为主。从这样的一个高度来看,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地方,比如,这样一个露天的矿地是由明挖而成的,并且它的历史是相当的悠久。

我们所有人一起站在了矿山的上面,瞩目凝视了这个矿山的缓慢的采矿和运矿。就这样,我们就这样度过了愉快而又特别有收获的5天。

紧张的1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1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五项工地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

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地下隧道的工作流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在这每一项工程里,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现代交通建设领域科技真发展迅速,所有的难题均可以在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下得到解决,所以,只要我们过硬的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难题就不再称之为难题,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工程技术人员的规划和施工工人的努力下得到解决。 这次认识实习是我们大学以来第一次校外实习项目,我们从现场的角度体会了知识的运用,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的实习,我有所感触,主要从几个方面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就交通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很多的知识。

我还是个连交通门都没进的无知学生,要学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时光应该是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在我们的第一天站在建筑物的施工现场,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很多的知识不能和实践相结合。

以后,我们要多加努力,大学不是高中,要学真本事,能把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才是真正的本事。要想学好,先要“三勤”:在许多工地,工地技术人员等给我们最多、最宝贵经验就是“三勤”,勤看、勤问、勤思。

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对于专业书籍等要多看;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问,问技术人员,问工人师傅,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好,搞清楚;对于任何问题、任何方法等,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要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不要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方法,思考是进步的捷径。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次老师和工地技术人员,让我记忆最深的话就是“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不要死钻课本,但也不要脱离课本,联系实际,要把本事真正学到手,学过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将来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领。要有自己的特长,用工人师傅的一句话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夺人之处,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搞工程要能吃苦,要有耐力:

一个连阳光都见不得的人,会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作为。这次实习我的又一收获,就是自己的毅力,又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为将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准备了一份适应力。

东南大学党支部工作条例

第七条党支部委员会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负主要责任,支部委员应认真执行集体讨论做出的决定,认真履行职责。第八条党支部委员会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 科学文化及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党支部自主开...

大学假期认识实习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舶来学科,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基本上是国外管理实践的总结,从管理的社会属性来说,自然国外的管理实践同我国的管理实践在很多地方不同,如果不联系中国的管理实践,学习效果当然不会很好。更何况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是读破万卷管理方面的书籍而不参与管理实践就能在实践中成为一名有效的或...

2023年东南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集锦

可以做成球形,受热均匀,煮出来的饭好吃。谁说一锅饭只能是一个口味?可以来个鸳鸯锅!4月7日,全国438名考生齐聚东南大学参加自主招生面试,男女生比例3 1。东大教授考官,请学生聊改进电饭煲,让不少从不煮饭的考生无从下手,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却不时蹦出奇思妙想。有的点子很有创意,说不定未来的市场上就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