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征文

发布 2023-07-13 20:50:18 阅读 2098

篇一。请你像我这样做”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简单的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旨在训练幼儿对语言和动作的模仿力和对简单游戏规则的理解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组织幼儿玩这个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而正是这个最简单、最普通的游戏,却让我理解到了教育的丰富含义: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授业解惑,而是传道。教育者是给幼儿传递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老师,也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领悟人生哲理的玩伴。

下午室内活动时间,我带着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我正边做动作边说着“请你像我这样做。”却听到阳阳坐在小椅子上说。

我不想像你那样做。”我用眼睛示意了他一下,继续说道“请你像我这样做”,但阳阳并不“买我的帐”。这时,其他的幼儿见状,觉得很好玩,学着阳阳的样子,低声说“我不想像你那样做……”游戏似乎陷入了僵局。

我想如果这时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她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好,那阳阳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

看看咱们谁的反应快。”游戏又开始了,阳阳很投入,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我不同。我刷牙,他就洗脸;我变小猫,他就学小狗,紧跟着我的节奏。

别的孩子见游戏规则变化后带来如此的乐趣,争先恐后的说“我也要和老师做不一样的。”看到孩子们反应这么强烈,我说:“好,我们把儿歌改成‘请你像我这样做,我不像你那样做’,这样每个人的动作都要和老师做的不一样。

”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都特别认真,我每做一个动作,他们都仔细地看,然后做出不同的动作。一开始,有的孩子反应不过来,需要想一想,犹豫一会儿才做出动作,我就慢一点,让他们有反应的时间。玩了几次之后,孩子们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了,有的还乐得手舞足蹈。

现代幼儿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意识,他们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强压式”、“灌入式”等消极模式教学,更不满足于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可以以游戏为切入点开展师幼关系互动模式,在游戏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师幼共同参与,使幼儿健康发育、快乐学习。以往的模仿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多为幼儿模仿教师,中班的幼儿,仅仅只是模仿并不能满足孩子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尊重幼儿的意愿“我不像你那样做”,与幼儿间的互动游戏营造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到了与教师一起游戏的乐趣。

正如纲要中提到的“教师理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作为教师,更要尊重幼儿游戏的特点,给予幼儿应有的信任,注重给幼儿充分自由,不随意干预他们的自由和表现,不要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激发、鼓励幼儿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幼儿产生新奇想法,发挥创造潜能,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创造性在主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幼儿也只有在自由自在游戏的过程中,才能玩出智慧,才会更好地发挥创造的潜能。就如案例中,阳阳拒绝模仿教师的游戏,提出“我不像你那样做”的意愿,这是难能可贵的教育火花,发现并抓住这一个教育契机,提供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自己的想法。

就会发现,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因此在游戏中当幼儿有不同于别人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强化和肯定教师要接纳、支持和鼓励幼儿以不予常的、创造性的方式使用玩具、材料,尝试新游戏和解决新问题。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马上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启发诱导、旁敲侧击来引导和帮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幼儿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其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以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在游戏中注重培养幼儿自由表达富有想像而又具有创造性想法的能力。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问题,提出“不想像你那样做”,也激起个别幼儿的随声附和,教师顺其自然的将游戏改成“请你像我这样做”,“我不像你那样做”,肯定孩子的想法,从而使幼儿能大胆的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可见教师若对孩子的提问表示出兴趣,那么孩子以后也就敢大胆地去表达富有想像力的想法。让孩子自由地去活动,不要硬将游戏变成某种形式的学习。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通过提高游戏动作的灵活性,增加游戏环节的变通性,开拓游戏过程的发散性,寻求游戏结构的求异性,从而达到培养和激发幼儿创造性的目的。

篇二。在一次午餐时间,我们分发好饭菜,孩子们开始安静地进餐。不一会儿,有的孩子开始添饭,这时,平时只吃一碗饭的蔡雨洋也在排队等着添饭。

当轮到雨洋时,只见他在小碗里盛了满满一碗饭,我就提醒他:“雨洋,你能吃完吗?吃不完的话可以先少添点。

”他却说:“老师,我能吃完。”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用餐完毕,陆续离开了餐桌,可是雨洋还在吃饭,我就走过去说:

“雨洋,要加油了!”没想到,一听这话,他竟然抽泣起来,我连忙询问:“怎么了?

”他说:“我吃不下了。”“当时老师提醒过你呀,你看现在多浪费呀!

”他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

蔡雨洋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男孩,平时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案例中,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就不知所措,当看到我,听到我鼓励他把饭吃完的话,可能以为是我在逼迫他把剩下的饭菜吃完,于是开始哭泣。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雨洋内心自卑,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只知道用哭来解决。

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正如有人说:孩子的自信是夸奖出来的。

面对雨洋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对他进行赏识教育,用赏识教育来帮助他挖掘他的潜力,让他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从而走出自卑,建立自信。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为了增强趣味性与竞争性,我们把班上的孩子们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男孩们个个信心十足,胡恒涛小朋友还挥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们男孩组一定会赢得比赛的。

”见此情景,女孩子也不也是弱,结果是体育竞赛还没开始男孩女孩之间却开展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可是第一轮比赛结束,男孩组以失败告终,男孩们开始显得有些气馁,但胡恒涛不服气,要求开展第二轮比赛,在征得女孩子的同意下,开始了第二轮的比赛,可是比赛结果是男孩组第二轮又是惨败。最终女孩组以2:

0的绝对优势,赢得了这场比赛。正当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纷纷帮忙整理体育器材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一个孩子说:“老师,胡恒涛哭了。

”我连忙走过去询问,他一边抽泣一边说:“呜呜……我们输了比赛,输了比赛。”

胡恒涛是我们班里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小帅哥,在园几乎不需要老师的操心,还处处受到老师的表扬,在同伴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案例中,他过于自信,满心以为一定是有他在的男孩组能赢得比赛,可是他不知道团队的力量胜于个人的能力。一轮又一轮的比赛结果让他无法接受,甚至开始啜泣。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恒涛是一个输不起的孩子,对于一帆风顺的他承受不起挫折,在挫折面前他选择逃避。我们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遇到问题就闹情绪,长期下去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适应社会是很不利的,因此培养幼儿能勇于面对失败和困难的勇气,是教育者和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面对各种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很受欢迎,被人们极力称道。然而有识之士发现,赏识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

正如**科学家列别杰夫曾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于是挫折教育应势而生。

那么,作为教育者,该如何面对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选择?我想,要谈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离开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情都是不应该的。正如案例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所发生的不同事件,我们就要分别选择胡萝卜与大棒。

所谓胡萝卜加大棒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这种暗喻是指运用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它**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

正如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赏识教育,用胡萝卜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能忽略挫折教育的作用,用大棒来促使孩子在逆境中成长。当然,胡萝卜与大棒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其中赏识教育要有方法,挫折教育要有分寸。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的关键是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感到自己行。比如面对案例一中的蔡雨洋,我们可以先对他主动添饭这件事给予鼓励与表扬,对他剩饭一事给予宽容处置,让他下次还“敢于”自己添饭,同时让他学习观察别的孩子是怎么添饭的,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该如何学习添饭,该添加多少饭才是适合自己的饭量,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让他感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许多事情,自己变得能干起来,从而不断增强自信。

挫折教育是磨练意志,提高挫折抵抗力的一种教育方法。挫折教育的关键是适度地让孩子跌倒,甚至制造机会让孩子面对失败。比如面对案例二中的胡恒涛,当他面对比赛的失败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不要马上去哄他,而是当他停止哭泣的时候,提醒他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他用于面对失败,并能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来换得下一次的成功。

无论是赏识教育还是挫折教育,家园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教育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访、教育讲座等家园互动形式,来促进家长对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进一步了解,从而学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正确地教育孩子。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

篇一。请你像我这样做 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简单的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旨在训练幼儿对语言和动作的模仿力和对简单游戏规则的理解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组织幼儿玩这个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正是这个最简单 最普通的游戏,却让我理解到了教育的丰富含义 教育的根...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

篇一。请你像我这样做 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简单的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旨在训练幼儿对语言和动作的模仿力和对简单游戏规则的理解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组织幼儿玩这个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正是这个最简单 最普通的游戏,却让我理解到了教育的丰富含义 教育的根...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评选揭晓

维普资讯。基础上又笈现了四次方程的解法。年 月 日,比赛在米兰被他的妹妹毒死的,是为了继承他。卡当与塔塔利亚不同 热衷于通过总督的主持下在米兰的教堂举行,的财产。只有卡当得以长寿,活到著书立说发布新发现来赢得名利。吸引了大量的看客。费拉里带了众了 岁,不过他本来可以活得更。但是他和费拉里发现的解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