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感谢吾家 我成长的摇篮 2

发布 2023-07-30 10:01:12 阅读 4922

蛟河市新站中心校李忠芝。

联系**:159***

蛟河市贵都花园3区2号楼5单元401室。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亲切的叮咛,家是生命之花绽放的沃土,家是我成长的摇篮。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正直善良,相敬如宾,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手足情深,父母与邻里、亲戚相处的总是那么融洽,以致我对一些人家紧张的邻里、亲戚关系颇感费解。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赋予了我正直善良的品格,给了我宽容、豁达的胸襟,随和、率真的性情,每每念及往昔岁月,我总会心有所动,为家人、为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真的是让我感同身受。提及父母的善良,往事历历在目。与我家几家之隔的石家,有一位老太太,我们叫他石奶奶,她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儿子、儿媳十分不孝,经常谩骂她,有时不让她吃饱饭,我们曾亲眼看到她给儿子下跪。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姐弟四人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她儿子的做法可以说是义愤填膺。因此,老人似乎只有到我家才能找到温暖,几乎无一日不到我家坐一会儿。赶上我家吃饭,父母总是热情招呼,不劝到她开口吃饭不罢休,我则负责给她拿碗筷。

即便不是吃饭时间,母亲也经常让我给老人热一碗粥或掸一张煎饼(当时我家的主食是煎饼),看着老人吃下我的“劳动成果”,我心里仿佛充满了成就感。今天想来,那也许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吧。多年后,老人要随儿子搬到珲春生活,临别时,在我家痛哭流涕,对母亲说:

“我这辈子最忘不了的就是你们家的人啊!”

对一个毫无瓜葛的老人尚且如此,对家人的尽孝便可想而知。据说在年三十吃上鲤鱼,能“跳龙门,免灾祸”,父亲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又乘火车去县里买回一条大鲤鱼,(当时交通不便、物质贫乏)做给病中的奶奶吃。奶奶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有一次父亲边喝酒边流泪,我惊讶地问他怎么了,他长叹一声:

“想娘了!”11岁的我一下子怔住了,心仿佛被重击一锤。默默地低下头,不忍看、也不敢看父亲的泪眼。

今天,已至中年的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父亲心中的痛。这痛无以言表,写下这段文字,我突然有些怨恨语言文字的“苍白无力”了。而至今母亲在吃茄子时,还会偶尔提起往事:

“唉,你奶奶去世前就想吃茄子,那时候春天哪有茄子呀!”

百善孝为先,善良与孝悌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萌芽,时刻提醒我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父母虽都是小学文化,却十分支持我们的学习。记得五年级时,老师建议我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等书刊,一年要十几元,那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我忐忑不安地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她痛快地答应了。

就是这一举动,让我对书更加着迷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只读过邻居家的几乎泛黄的《杨家将》、《梁山后代》……大部头的,类似评书,不适合我的年龄,读的“囫囵吞枣”一般。还有一次,母亲在火车上买回一本《民间故事》,我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几乎背了下来,讲给同学听。今天想来,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我的父母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

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如何满足了女儿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让我更加热爱学习,但我仍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难忘茅草屋里,父亲温暖的笑脸,母亲优美的歌声、古老的童谣,姐弟4人的欢声笑语;难忘那寒冷的冬天,火盆旁扭秧歌,烧土豆,烤豆包,与今天的物质生活相比,也许太过贫乏,但其乐融融的家的美好氛围,被浓浓的情意包围着,在回忆中愈加浓烈、甘醇,洋溢着醉人的芬芳。

吾爱吾家!感谢吾家——我成长的摇篮!

我的宿舍我的家 2

七个月之前,夏末秋初。我们从互不相识到相知相许。我拥有了你们的友谊,你们拥有了我的快乐。七个月,说长不长,却凋零了春的花,枯黄了夏的叶。说短不短,却铸成一只友谊的锁,紧扣住我们心中的柔软,一闭眼就是友人温暖的脸。这把锁把我们这六颗心连成一个同心圆,为我们筑就温馨小家 怜歆轩。第一个清晨早起,朝阳透过...

我的校园我的家“征文

我的校园我的家 征文。我的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这里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校园里,同学们像幼小的枝芽,绽放着绿色的美丽。绿色的校园,使我感到心情舒畅 心旷神怡,是我感到生命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激情。还记得刚刚踏进校园的步,我们抱怨这学校压根就不是所谓 殿堂 她面积不够大,没有体育馆 像样的图书馆,唯...

我的企业我的家征文

我的企业我的家征文六篇。篇一 家,就像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家,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可以使黯然失望的人看到久违的希望。家是一座充满欢声笑语,和谐温馨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也有美丽的憧憬。的确,家是幸福的源泉,生活的动力,温暖的依靠,心灵的乐园。家不仅仅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