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与安全生产》讲座

发布 2023-08-27 20:18:27 阅读 9432

《化工设计与安全生产》讲座。

gb4387-94 (1994-12-26批准,1995-08-01实施)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5.1.2 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距路面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现有低于5m的管线在改、扩建时应予以解决。

5.3.9和5.3.10,分别是装载和装运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的4项和8项规定。

5.4.7 进入易燃易爆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装设火星熄灭器(阻火器)。

6.1.2 装卸场地和堆场应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物料堆垛的间距不得小于1m,并设置安全标志。

6.6.2 装卸搬运危险品的机械和工具,应按其额定负荷降低20%使用。

6.6.6 罐车装车充满系数,油品不得大于95%,液化气不得大于85%,油品自流装车流速不得大于3m/s。

gb12801-91 (1991-04-26批准,1992-01-01实施)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5.4.8 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管线系统的支撑和隔热应安全可靠,对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应有预防措施。

根据管线内物料的特性要求,管线上应按规定设置相应的排气、泄压、稳压、缓冲、阻火、放液、接地等安全装置。

5.8.1 的“要求a”:

要保证贮存物品的平稳、安全。要标明物品名称、牌号、存入日期和其他注意事项。具有危险和有害的物品,必须有合格证、明显的标示牌和符合规定的包装。

5.8.1的“要求d”:贮存化学物品,应按其特性要求存放,并设置相应的支架或箱柜,配备必要的器皿、工具和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

6.3.5 在易于产生静电的场所,应有消除静电措施。对下列设备管线应作接地处理。

a . 生产、贮存、装卸和输送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

c . 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塑料、树脂及其易产生静电集聚的物料的厂房、设备和管道;

(b、d略)

6.7.3 生产场所、作业点的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明显醒目的标志。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一切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外资、中外合资和引进项目可采用经我方同意的国外相应的安全卫生标准。

2.2.4 厂区面积大于5万米2的化工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

2.2.6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为环行,……

2.2.6.2 道路两侧和上下接近的建、构筑物必须满足有关净距和建筑限界要求。

3.1.10 生产设备、管道的设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3.1.11 具有火灾**危险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应设计安全阀、爆破板等防爆泄压系统,对于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放空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

3.2.1 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518)以及《化工企业接地设计技术规程》(hgj28)的规定。

3.2.10 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3.6.2 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

4.1.4 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

5.1.3 车间内安全通道、太平门等应采用绿色,……gb2893)

5.2.3 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3.0.15 要求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石膏、水磨石等面层,但其骨料应为不发生火花的石灰石、白云石和大理石等,亦可采用不产生静电作用的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

化工安全生产与事故

第一节化工生产的的特点。化工生产具有易燃 易爆 易中毒 高温 高压 有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 半成品和成品种类繁多,绝大部分是易燃 易爆 有毒害 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这给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原材料 燃料 中间产品的储存和运输都提出了特殊的要...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过去,我们常说安全是 管 出来的,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 工艺 设备落后所致,而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所以,抓安全生产,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无人管 不会管 管不好等情况,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依法落实责任主体,让经营者 想管 安全。安全生产的前...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过去,我们常说安全是管出来的,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 工艺 设备落后所致,而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所以,抓安全生产,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无人管 不会管 管不好等情况,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依法落实责任主体,让经营者想管安全。安全生产的前提是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