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发布 2023-09-12 16:36:49 阅读 4339

一现代文阅读

题目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困境”的含义

排列五句话的顺序。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新闻报道。

二现代文阅读二题目宁静 (美)格德。

7分析第一段的比喻方法。

8自选角度赏析第三段的景物描写。

9第六段中飞溅的精妙之处。

10第九段为何说红杉不仅是树?

12分析作者为何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

三默写。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叹年来踪迹。

4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书不尽言。

6沧浪之水清兮。

7今夕何夕。

8万方多难此登临。

四诗歌鉴赏。

镜湖女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橶,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按照体裁,此诗属于( )

a古体诗 b近体诗b 歌行d诗余。

分析镜湖女形象。

五文言文一。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之。末年兼领,未几而罢。 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

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至于句检簿书、出纳钱谷,事虽至细,必委之士类;吏惟书符牒,不得轻出一言。

”常言:“士陷赃贿,则沦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洁廉,终无显荣,利重于名,故吏多**。”然惟晏能行之,它人效者终莫能逮。

其属官虽居数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语言,无敢欺绐。当时权贵,或以亲故属之者,晏亦应之,使俸给多少,迁次缓速,皆如其志,然无得亲职事。其场院要剧之官,必尽一时之选。

故晏没之后,掌财赋有声者,多晏之故吏也。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馀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

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晏于扬子置十场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

“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异日必有患吾所给多而减之者;减半以下犹可也,过此则不能运矣。”其后五十年,有司果减其半。及咸通中,有司计费而给之,无复羡馀,船益脆薄易坏。

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解释实词。1具 2率 3 缘 4遽、

翻译句子。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以字的用法a 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b以河流湍悍。

a ab都是介词 b ab都是连词 c a是介词 b是连词 d a是连词b是介词。

六文言文二徐干《治学》

1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2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3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4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故《尚书》曰:

“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5倦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循雌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

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6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wěi],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22其故何( )学也 a夫 b哉c矣

23分析第二段比喻论证方法

25赏析第五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26分析第六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202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详解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紫外线 d 射线。答案 a考点 电磁波谱。解析 根据电磁波谱可知,电磁波按照波长逐渐减小的顺序为 长波 中波 短波 微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