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安全管理学试题A卷

发布 2023-09-15 02:34:07 阅读 1143

密封线。考点姓名专业学号:

煤矿关键岗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试卷(a)

科目:《安全管理学》 学制:一年 (高中)

煤矿关键岗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试卷(a)

科目:《安全管理学》 学制:一年成绩: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要求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a.整分合原则 b.反馈原则 c.动态相关性原则。

2.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称为( )

a.非工作事故 b.未遂事故 c.二次事故。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 )

a.重要原因 b.直接原因 c.间接原因。

4.在事故致因理论中,( 借助于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描述了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

a.瑟利模型 b.撒利模型 c.海因里希模型。

5.一个科学的事故调查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 )

a.明确事故的责任人 b.确定经济损失 c.防止事故的再发生。

6.( 在mort中指因缺乏信息或后果或缺乏解决方法而不再继续分析的事件。

a.基本事件 b.缺障事件 c.不发展事件

7.对于任何事故,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事故中所涉及的能量的大小( )

a.无关 b.在特殊情况下有关 c.紧密相关

8.( 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9.我国灾难性事件的范围及分类方法,按照灾难性事件的严重程度及经济损失情况分为( )级。

a.8 b.10 c.15

10.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和处理已识别危险的优先次序是首先选择( )

a.最小风险设计 b.应用安全装置 c.提供报警装置。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不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2.对于企业管理,其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必须是封闭。(

3.人们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完全杜绝事故,这是由事故的潜伏性决定的。(

4.在mort中符号“○”表示已确定假定危险的事件并转到假定危险部分。(

5.联锁装置主要应用于电气系统中,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

6.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气味很强的硫醇,就可以使人迅速感觉到天然气的泄露并及时采取措施,这种示**式是味觉示警。(

7.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8.灾难性事件的特性与事故的特性不同。(

9.危险源的危险性是由第一类危险源决定。(

10.生产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按批准的规范和设计进行产品或系统的生产。(

三、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安全的含义? (10分)

2.事故有哪些基本特性?(15分)

3.管理活动中,为何要以人为本?(15分)

第二部分专业技能(100分)

一.论述题:(40分)

1、试述管理疏忽与危险树应用目的及使用类型。

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简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2、一般情况下,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归档的事故资料有哪些?

安全管理学a卷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c

6.c 7.c 8.c 9.b 10.a

二.判断题:

三.问题题:

1.简述安全的含义:

答: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环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事故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普通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3.管理活动中,为何要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一是指一切管理活动均是以人为本体展开的。人即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也是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因此,人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二是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过程的诸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动作、推动和实施的。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安全管理学技能试题。

一.试述管理疏忽与危险树应用目的及使用类型。

1.mort应用目的和用途。

作为一个管理系统失误及缺陷的分析手段和方法,mort应用和主要目的和用途是:

预防与管理上的疏忽、失误和管理系统的缺陷有关的事故,为消除潜在的事故做指导。

评价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分析和确定事故因素,把剩余危险安排在适当的管理阶段,以便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优化分配各有关因素,以有利于安全计划和危险管理。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探求事故发生的过程,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进行事后处理、决策提供依据。

2.mort使用类型。

基于以上目的,mort的使用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找出有关缺陷,防止事故发生。

二.管理活动中,为何要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一是指一切管理活动均是以人为本体展开的。人即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也是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因此,人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二是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过程的诸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动作、推动和实施的。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三.简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对拟安排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安全效果好、花钱尽可能少的原则综合选择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4个方面:

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否能够做到。

结合本单位生产技术、设备以及发展远景考虑。

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务是否允许。

安全技术措施产生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一般情况下,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归档的事故资料有哪些?

答:(1)职工**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高中)密封线。

高中 安全管理学试题A卷

密封线。考点姓名专业学号 煤矿关键岗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试卷 a 科目 安全管理学 学制 一年 高中 密封线。考点姓名专业学号 煤矿关键岗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试卷 a 科目 安全管理学 学制 一年 高中 密封线。考点姓名专业学号 煤矿关键岗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试卷 a 科目 安全管理学 学制 一年 高中 ...

《安全管理学》C卷

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中专班 安全管理学 试题。c卷 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 安全性。2 管理。3 本质安全技术。4 易燃液体。5 系统安全管理。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能源 新材料及新产品,给工业生产及人们的...

安全管理学试题

一 选择题 1 海因里希的1 29 300法则,说明了事故发生的一个性质,这个性质称为 a 必然损失性 b 偶然损失性。c 无法估计性 d 因果性。2是指 对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a.安全第一 b.安全优先 c.预防为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