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发布 2023-09-23 20:33:54 阅读 6540

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

2.诗歌鉴赏题。

第一步】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诗歌鉴赏简答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答题模式:(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七种类型:分析句意型。

常式问:这句诗好在**?

变式问: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第八种类型: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3.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审清每一道题的题文表述 标清每一题答题的关键所在 写清每一处关键的答案要点。1.名句默写先攻克。知识范围 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 默写时要注意 1 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2 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得分技巧。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备考的方向和策略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做语文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要方法,比如采用直接法 比较法 排除法 代入法等等答题。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语感,不要轻易改动,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那么有没有技巧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选择题也有很大的技巧性,能够帮助大家提...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 分值设定与答题步骤。1 现代文 诗歌分值设定。一般在答题是分值便是答题指导。2分 1点 3分 1 2点 4分 2 3点 5分 2 4点 6点 3 4点。2 文言文分值设定。在高考中文言文考察以选择题为主,分值设定每个选择题3分。文言文除选择题外还涉及到文言翻译。每个句子大概意思正确得2 3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