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格式

发布 2023-09-24 05:48:55 阅读 1745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环境描写作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反映(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

3)人物形象。

4)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5)情节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2、某些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内容上:揭示文章主旨;表明文章的中心。

2)结构上:①开头:统摄全文、铺垫伏笔、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结尾:照应前文,点题,卒章显志。

3)感情上: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4)表现手法上:修辞。

4、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情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使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3)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的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5、分析人物形象:

1)点出人物的身份/地位。

2)根据具体句子刻画性格。

6、开头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概括**主要事件。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如《药》。

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7)寄托作者情感。

3、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使情节完整紧凑)。

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吃蚜虫,蜻蜓吃蚊子。(11)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7、结尾(结局)作用:

答: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

1)情节角度。

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

10、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2023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3)手法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答:①尽可能地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②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③包装盒纸在垃圾中比例很大,购物时减少对它们的使用。(4)情感角度。

答:燃烧的蜡烛变得越来越短,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另一部分是在第二卷中设计的现代文学体裁文章,所占分值为22分,一般设置4个题目。科技说明文或者社科文体裁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首先要阅读全文并查看试题,搞清楚全文的主旨和试题的要求。第二步需要你再读一遍原文,必要的时候要将题目中的要点在原文中划出来。第三步就进入解答问题的环节。...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题型一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提问方式 1 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2 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3 某句话里的。词语的含义是什么?1写出表面意思 2写出深层意思。答 1 对重要词语的 理解 例2006年湖南 在山 上 好久以来,故乡 就在吸引着我 句中 故乡 一词的含义是什...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阅读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方法总结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的解题技巧。1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范围一般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论述文要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2 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