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发布 2023-09-24 09:19:01 阅读 9063

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如’97第20题,“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

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

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3、因果选择题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1:法国2023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如’97第20题,“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

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

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3、因果选择题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1:法国2023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1 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2 读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出处。3 善于利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4 读懂材料大意,分析结合教材内容。5 尽量用试题涉及的教材内容回答问题。6 回答要简洁,问什么答什么。7 不同设问之间要保持一致,相互启发与借鉴。8 史论结合,要概括。9 语言...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常识及答题技巧。历史常识 一 为什么学习历史 以史为鉴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读史明智 通过对往事的借鉴,从而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二 学习历史的方法 六个 w when 时间 where 地点 who 人物 what 性质 why 原因 how 方式 三 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有两只脚,一只脚...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2016 一 关于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1 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审题 一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 牢固 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 分析 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