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题答题 第3版

发布 2023-09-24 10:09:01 阅读 9688

地理高考中注意问题。

选择题答题一般思路:

1、精准审题;

2、找出问题;

3、初步选择;

4、逐一核准。

填充题答题一般思路:

1、弄清题目要求;

2、杜绝自己编撰观点;

3、杜绝错别字;

4、准确表述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

简答题一般思路:

1、准确理解题目含义;

2、克服答题的随意性,尽可能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表达,杜绝自己编撰观点;答案有三**。

一、试题材料提供的信息;

二、中学地理教材中的观点;

三、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的观点。

3、要用原理解释现象不要用现象解释现象。

第一,多角度表述;

第二,按条理分点表达;

第三,把握答题的关键词,强调考生掌握地理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运用。

4、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至少留出30-35分钟来答地理非选择题;

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地理问题。

●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常见模板(切忌机械套用)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社会人文地理部分。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

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

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

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相对位置。

自然条件」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

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

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

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

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量)

2.交通 3.市场。

4.科技。5.历史:包括:工农业基础。

6.国家政策

第二版块应用案例模板。

区位选择类问题。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港。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原因分析类问题。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 第3版

特别提示。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2.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 学会采用分点作答 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4.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 弄清各点...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

高考解题建模。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 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光热水 河流 土壤 水源 洋流 植被 资源 原料 能源 燃料 土地 气压带和风带等 人文因素包括人口 市场 交通 劳力 技术 政策 资金...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对于想要在高考地理中得高分的同学,地理最后的答题一定要答好,那幺首先我们就需要在高考复习的时候有充分的准备下边我就来看一下高考。地理答题有哪些技巧。1 技巧。一 解读材料,科学审题读题干 读图名 读图例 注记 经纬度。分析地图 题干与图表结合分析 分析设问。题干,一般包括材料 数字 图表等。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