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发布 2023-09-03 06:36:48 阅读 3359

作者:莫日根。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23年第03期。

摘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通过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认真研究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入解析生态文明的哲学意义,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背景;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12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我国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中更是把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很多学者用专业的词语对生态文明这一词语给出了既科学又全面的解释。看到他们给出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生态文明的内涵无比广泛。小到人类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是一种生态文明的表现,保护动物的行为也是一种生态文明的表现,人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行为更是一种生态文明的表现。

大到人类合理开采自然能源,植树造林,保护生物资源的宣传,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等也都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生态文明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一种理念。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为重要,人类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二、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文明的历史背景。

逸周书· 聚篇》中“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浲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句体现了周代的人们认真分析了当时的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汉代的杨孚撰写了《异物志》主张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中也有很多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些习俗被后代传承了下来。古代蒙古族人民信仰“萨满”,“萨满”的最好信仰是“长生天”,这个“长生天”指的就是大自然的“天”,他们敬畏大自然的所有生灵。

在《狼图腾》中有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牧民发现狼储存猎物的地方,牧民们去挖狼在雪地里储存的猎物,他们只挖了一部分就收手把一部分留给了狼群,而不是全部挖走。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从古到今一直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无形的存在着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编者按。10月1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国际易学大会 北京明鉴文化传播 共同举办的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22届国际易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会上发表了题为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 的演讲,指出生态...

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向前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在今天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态问题说到底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就有必要从哲学上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理清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明确人的利益,做好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认识生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作者 夏亚春。教育周报 教研版 2017年第33期。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累成果。高效率 高科技 低能耗 低污染 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