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7811

安。全。操。

作。规。

程。编制时间: 2023年8月15日。

目录。1、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1

2、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安全操作规程2

3、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4

4、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规程6

5、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7

1、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1、架子工必须参加学习考试合格,有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方可上岗。架子工需定期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员不得上岗,安拆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方可上岗作业。

2、严禁ф48与ф51钢管混用,钢管扣件要有出场合格证,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的钢管和有裂纹、变形、螺栓滑丝的扣减不得使用,钢管上严禁打孔,新旧钢管、扣件均应做防锈处理。

3、外架基础要求平整、夯实、排水良好,底座、槽钢、垫板均应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底架必须按规范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4、立杆纵距、横距以及垂直度误差分别不得超过设计值+50mm、+20mm、+100mm,立杆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立杆高度应超过施工层檐口1.5m。

5、立杆步距误差按要求不超过+20mm。单根纵向水平杆两端高度误差不超过+20mm,同跨内不得超过+10mm;纵向水平杆应设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下于三跨;纵向水平杆连接宜采用对接或拉接,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等距设置三各旋转扣件。

6、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非主节点的横向水平杆要按支撑脚手板需要等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双排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b且≤500mm.

7、双排架影子啊外侧里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成450~600夹角之间,跨越5~7根立杆;剪刀撑接头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接头部位应采用三各旋转扣件加固。

8、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300mm处设置,必须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钢管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24m以下也可以采用钢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连墙方式,连墙杆或拉筋呈水平布置,不得采用斜连接,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24m以上架体必须采用预埋刚性连墙件。

9、架体拆除时应按交底书从上到下的拆除顺序,上层未拆完不准进行下层的拆除,拆除区域应设警戒线和警示标牌,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其他人员进入拆除区域。

二、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安全操作规程。

1、信号指挥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佩戴“信号指挥”标志,安全帽、指挥旗、口哨俱备,并正确配合使用。

2、熟悉起重机机械的基本性能,向起重司机进行旗语手势,声响信号的交底约定。

3、必须了解调运物件重量、堆放位置、其他固定物的连接和掩埋情况等,确定吊点、吊装方法的具体事宜。

4、检查吊索具的磨损状况,有达“报废”标准情况之一的立即更换。尚未达标准却磨损程度轻的,必须降低其允许使用范围。

5、检查吊索具、容器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吊具有变形、扭曲、开焊、裂缝等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停止使用。

6、吊装作业人员、司索信号指挥必须集中精力,按规定要求操作,时刻注意塔机的运转、吊装情况。

7、坚持“十不吊”原则,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1)信号指挥不明不准吊; (2)斜牵斜挂不准吊;

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

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兵不准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8、信号指挥人员要站立得当,旗语(手势)明显准确,哨声清晰洪亮,与旗语(手势)配合协调一致。使用对讲机时,上下信号密切联系,应当清楚的注视吊物起、运转、就为的全过程。

9、司索信号指挥工应站在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又能正常指挥作业的有效位置。

10、吊物起吊200-300mm高度时,应停勾检查,待妥当后再行调运。

11、吊物悬空运转后突发异常时,指挥者应迅速视情况判断,紧急通告危险部位人员撤离。指挥塔吊司机将重物慢慢放下,排除检查后,再行起吊。

12、吊运中若突然停电或机械故障,重物不准长时间悬挂高空,应想办法将重物落放到稳妥的位置并垫好。

13、吊物时,严禁超低空从人的头顶位置越过,要保证吊物与人的头顶最小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m

14、两台塔机交叉作业时,指挥人员必须相互配合,注意塔吊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以防两塔吊相撞或吊物挂钩。

三、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塔吊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起重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2、塔吊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位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机。

3、操作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4、塔吊的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机械性能,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指挥人负责。

5、操作室远离地面、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处、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用有效联系办法进行指挥。

6、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作业。

7、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行。严禁用塔吊机吊运人员。

8、严禁使用塔吊进行斜吊、斜拉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起重机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

9、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和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物件或物品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起吊。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度。

10、起吊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50厘米停机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11、起重机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12、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制造厂技术证明文件作为使用依据,如无证件时应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卷筒上钢丝绳应连接牢固、排列整齐、不得扭结、变形,所有钢丝绳不得有接头。

13、工作完毕后,起重臂转到顺风方向,并将吊钩开到离臂杆顶端处2-3米位置。

四、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规程。

1、升降机安装后,安全装置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升降机必须由持证的专业司机操作。

2、升降机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停靠层的过桥和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3、升降机每班首次运行时,应空载及满载试运行,将升降机笼升离地面1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4、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并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其灵敏度可靠。

5、升降机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严格控制载运重量。

6、升降机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要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

7、多层施工交叉作业同时使用升降机时,要明确联络信号。风力达6级以上应停止使用电梯、并将升降机降到底层。

8、各停靠层通道口处应安装栏杆或安全门,其它周边各处应用栏杆和立网等材料封闭。

9、当升降机未切断总源开关前,司机不能离开操作岗位。作业完后、将升降机降到底层,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闸箱门和升降机门。

五、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焊工必须参加培训学习,考试合格由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电焊机必须接地或接零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3、电焊机要设单独开关,一茁壮成长应放在防雨的电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4、雷雨天,应停止露天焊接。

5、氧气瓶、氧气表及焊接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6、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或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

7、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发现回火应立即关闭开关。

8、操作工在电焊作业时,应穿绝缘鞋及戴皮手套,戴防护眼镜。

9、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气阀关好,或切断焊机电源,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为保证公司财产及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根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条例 特制定本规程。1 操作工人必须掌握化学物品的特性 物理 化学性能 熟悉操作工艺。工作前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严禁酒后上岗。2 操作工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所有人员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3 不...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 目的。保证服务区域内物业配套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运行,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2 范围。物业管理中心维修人员。3 职责。3.1工程部主管负责督促维修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对操作安全负管理责任 3.2维修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并对操作安全负直接责任。4 工作程序。4.1在潮湿场地工作时...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 载重汽车操作必须遵守运输机械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二 严禁超重 超长 车身前后2米 超宽 车身左右0.5米 超高 从地面算起4米 装运。超长物件,在托运时,要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起运。三 装载物品要 稳固牢靠。防潮物品在阴雨天运输须加盖雨布。四 载货汽车不准搭乘无关人员。因工作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