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发布 2023-10-26 23:05:02 阅读 1880

四、简答题:

1、列举三位我国古代的智者,说出一位智者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11')

答:p25~26 1、郭守敬编写《授时历》 元代的科学家。

2、张衡发明《地动仪》 东汉杰出的科学家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青藏高原气候寒冷,而藏族人却将一只袖子脱下来。原因是什么?(4')

p763、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回答(10'+9'=19')

长江的诉说。

在我流经的许多地方,山上大片的树木被砍伐,植被的破坏带来了水土流失等多种灾害。眼看着山上的泥土夹带着碎石、树木的残枝不断滚入我的身体,还有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往我身上倒脏水和垃圾,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污浊不堪。染上病痛的我再也无法与人类友好相处,于是我暴躁,我咆哮。

终于,在2023年,伴随着连绵不断的大雨,我将满腔的愤怒迸发成漫天的洪水,一下子淹没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几个省的许多地方……

1)根据出示的材料,我认为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原因是什么?p58 第一自然段。

2)防止长江洪水灾害,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p59

(3)关于长江流经的地区,我知道长江上游流经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b );中游的湖泊多;到了下游,流经素有( c )之称的长江三角洲。

a上海 b 重庆 c 鱼米之乡 d 樟脑王国。

2、青藏高原气候寒冷,而藏族人却将一只袖子脱下来。原因是什么?(4')

p76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2小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5分,共12分)

31.马上放寒假了,李晓光为自己早早地制定了计划:

计划一:他打算让妈妈给自己买一本有关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b )的书,了解一**湾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计划二:利用假期有限的上网时间,去查一查**的相关信息,了解一下“高原之舟”——a )和那里的食物——(i );

计划三:让爸爸给自己购买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光盘,看看在( c )中被割让的香港岛,自( d )回归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也看看曾经被( e )占领的澳门,在( g )回归之后,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选项呈现:a牦牛 b 郑成功 c《南京条约》 d 2023年7月1日。

e葡萄牙人 f馕 g 2023年12月20日 h高山族 i 糌粑

3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名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掉3000多根竹简。这么多竹简需要两三个壮小伙才能抬动,汉武帝花了很长时间读完这封信。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概有,这些字如果用教科书这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计算,大约只需要30页。

在西方,欧洲人使用羊皮来写,一部《圣经》需要300张羊皮才能写完。

1) 阅读后,你想到的是( c )。2分)p11

a 过去的书真有趣b 很早以前的书写材料是竹简和羊皮。

c 羊皮虽然轻便,但**昂贵d 东汉时期的蔡伦。

2)你认为中国造纸术对传递文明的作用主要在( a )。2分)

a 便于携带交流,容易保存 b 方便文字书写

c 质地良好,**低廉 d 造纸原料多,废物全能利用。

3)关于造纸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分)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东汉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c 在蔡侯纸之前,中国就有纸了。d 造纸术被传到全世界,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实际操作题(本题共8分)

32. 结合提供的内容,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方框内,完成知识结构图。

、沿着江河走下来、我国有34个行政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黄河东流水。

长江的诉说。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一 我会填 20分 1 我们的祖国很大,共有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2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要很好的保护她。3 我们的家乡商南地处山系,是我国的分界线。4 傣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5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坚持实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班级 姓名座号 等级 一 填空。1 传说 和 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我们都称自己是。2 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 个省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3 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疆域,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位。4 我国的地形多样,主要有和。五种。...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试题。一 你知道这些事件发和人物或时间吗?请你连连看。林则徐辛亥革命火烧圆明园 1937年12月。邓世昌戊戌变法 九。一八 事变 1860年10月。孙中山洋务运动南京大 1931年9月。康有为百团大战虎门销烟1839年6月 虎门销烟 五。四 爱国运动 1919年5月李鸿章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