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制度

发布 2023-11-17 23:00:05 阅读 2824

1. 目的。

为通过全面预算,科学分析市场和公司运营能力,合理分配公司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并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和费用支出进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全面预算是对公司在一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算编制是一项高要求、高技术的工作,编制的依据不足和**市场严重就会成为无用的摆设,甚至扰乱正常经营工作,所以各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级控股和全资子公司,以及经费独立核算部门。所属其他会计主体在不违反本制度原则下自行制订管理办法,进行预算管控。

3. 职责。

财务中心:负责本制度的拟定、修改;

预算管理委员:负责本制度的审批与执行;

总经办:负责本制度的审批。

4. 释义。

4.1. 经营预算:

是对公司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做出的预算,具体包括销售收入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预算等。

4.2. 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5. 组织机构和权责分配。

5.1. 公司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公司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5.2. 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 负责讨论制定、修订公司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或办法。

2) 讨论决定公司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中上报的预算指标。

3) 讨论决定公司预算考核办法及兑现方案。

4) 讨论决定公司年度预算考核指标的重要调整及考核办法的修订。

5) 接受并讨论分析预算执行报告。

5.3. 公司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

1) 国际、国内营销中心负责公司销售发货、销售回款、销售费用的预算。

2) 生产部负责产品制造费用、辅助消耗定额、材料采购成本等的预算管理。

3) 研发中心部负责新产品研发、技术使用费、技术开发费的预算管理,提供标准成本。

4) 人事行政中心负责人工费用及相关费用、劳务费用的预算管理,预算考核兑现工作。车辆使用费及修理费、财产保险费、租赁费、折旧费和印刷费的预算管理;负责公司会议费、董事会费、通信费和办公费使用计划的编制。

5) 财务中心负责财务费用预算、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及财务预算编制管理。

6) pmc部负责生产计划安排预算管理。

7) 采购部负责年度采购计划的编制。

6. 预算编制。

6.1. 预算编制原则:

1) 按照自然年度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

2) 利润的增长必须高于费用的增长。

3) 当年费用率原则上不能超过上年实际费用率。

6.2. 编报方法:

编制预算采用自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综合平衡办法,对公司年度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由下而上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把关、汇总;最终进行综合平衡以使预算合适有效地得到控制和约束。

6.3. 预算编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编制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方针指引下进行,公司财务中心负责预算数据汇总和报告。

6.4. 主要预算指标制定方法:

6.4.1. 经营预算:以净利润预算为起点,倒推成本、费用、收入等预算指标,并以此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等各项预算指标。

6.4.2. 财务预算:根据经营预算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6.5. 下列预算指标采用零基预算和弹性预算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即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弹性预算指标。

1) 销售收入:根据预计销售业务量和销售单价确定预算销售收入。

2) 销售税金及附加:根据销售收入及综合适应税率编制。

3) 主要原材料成本:根据生产业务量、预计单位成本确定预算成本。

4) 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成本:根据生产业务量、预计消耗定额、预计单位成本确定预算成本。

5) 各项费用的预算在严格控制计量依据的基础上力求节约,精打细算,实事求是。

6.6. 年度预算的编制:

1) 公司各部门根据下一年度的经营发展目标和对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初步分析,按照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编制本部门下一年度的初步预算,每年11月30日前上报公司财务中心。

2) 公司财务中心会同生产部、国际及国内营销中心等部门,根据公司对下年度的初步计划,编制年度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3) 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年度预算草案进行充分讨论,由财务中心根据会议形成的决定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公司的年度预算。

4) 依据年度预算,分解编制各部门预算,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并签发。

6.7. 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的编制。

6.7.1. 公司各部门根据年度预算编制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并在季度末和月度末25日之前上报财务中心。

6.7.2. 财务中心对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月度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是否对年度预算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并将预算总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7. 预算控制与差异分析。

7.1. 财务中心根据董事长批准、总经理下达的财务预算对各部门的预算执**况进行监控。

7.2. 财务中心综合汇总各部门预算执**况,向总经理报告上一年度整体财务预算分析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

7.3. 各部门应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应该按专项要求进行使用和控制,各项目费用当月有节余的,可以结转下月使用,未经财务中心审批,严禁各项目费用之间相互替代使用。

7.4. 在当月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超预算情况,先用上月节余弥补,如果节余不足弥补的,部门提出申请交财务中心报总经理审批。

7.5. 预算目标是与绩效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调整,如果公司预算与市场变化差异较大时必须滚动调整整体预算,适应市场的变化。

7.6. 关于费用的年度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增加时,必须由申请单位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及作出今后发展趋势的**,上报财务中心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核,总经理审批。

8. 预算考核与激励。

8.1. 预算考核目的: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引导每一位员工向公司战略目标方向努力的效果。

8.2. 预算考核的内容:

8.2.1. 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即对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8.2.2. 对预算执行者进行考核评价。

8.3. 预算考核的原则:

1) 目标原则,即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 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 时效原则,即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考核。

4) 例外原则,即针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 分级考核原则,即预算考核要根据组织结构层次或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进行。

8.4. 年度预算指标是对各部门高层管理人员年度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也是同绩效考核挂钩的主要指标,各部门要把预算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

8.5. 考核的实施:

8.5.1. 财务中心每季度向预算管理委员会通报预算的完成情况。

8.5.2. 根据效益情况和考核结果,由行政办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按每季度进行考核后予以兑现。

8.5.3. 根据年度财务决算结果,由行政人力部每季度进行考核后并予以兑现。

9. 附则。

9.1. 本制度的修订权、解释权归公司行政办\财务中心所有。

9.2. 本制度自正式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10. 相关表单。

10.1. 预算管理**。

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八 预算管理制度。1.预算员原则上根据各个项目的计算规则 取费标准和合同要求去编制预决算,既要符合建设方 总包方的要求,又要按公司的规定执行。2.预算员要对有关数据严格保密。3.每个预算员离开公司或项目前,必须把所在项目的施工图预算 工程量和计算式完整无缺的交一份给公司,交不出罚款1000元。4.对...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办法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办法。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办法。学校预算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财政部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及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的要求,落实 华东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办法 和 华东理工大学经济责任制 的有关...

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基本规定。1.1 预算年度与会计年度保持一致。1.2 公司预算的基本原则是效益优先,确保重点 全面预算,过程控制 权责明确,分级实施 规范运作,防范风险。1.3 公司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对各考核单位进行考核与激励的重要依据。1.4 年度预算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签订执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