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制度新版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

发布 2023-11-20 07:11:18 阅读 7843

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

管。理。制。度。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 2 -

第二章应急值守制度 - 6 -

第三章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 8 -

第四章应急救援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 10 -

第五章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

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一) 快速性。

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二) 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三) 完备性。

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四) 连贯性。

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第三条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事故监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一) 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测出异常情况,并将它及时地报告,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

二) 全面性原则。

预警就是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尽最大努力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这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宗旨。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对策预警操作系统方面。

三) 高效性原则。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对各种事故进行及时预告,并制订合理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四条预警系统的功能。

此系统通过采集监测对象(如温度、风速、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信号通过传输设施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经由输出接口输出或通过人机接口输出到操作控制台的显示器、

led显示器、监控系统大屏幕、记录仪、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上。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安全生。

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比较。

第五条监测与预警机构。

为了保证事故监测预警机制高效运转,促进安全管理的预控工作,特成立事故监测预警机构,增加预警管理职能。

组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

成员:各科室、区队(分厂)负责人。

事故监测预警机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兼任,其基本工作目标是保证我矿的生产经营建设、维护我矿的预警管理系统。

第六条日常管理。

事故监测预警机构办公室应对日常监控负责,对监控到的突发事件,应根据事件大小、类别进行**预警,并及时上报值班矿长及分管矿领导,同时将值班矿长或分管矿领导指示传达到事发现场,并做好上传下达记录台帐。

第一条应急值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矿属各科室、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考勤纳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范畴,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妥善做好值守安排,保障日常工作正常有序运转。

第二条应急值守工作原则: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

第三条应急值守启动时期:重要节假日期间、重要敏感时期、上级确定的重点防护期、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其他特殊时期。

第四条应急值守基本要求:

一) 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保证值守期间都有领导坐守。

二) 严格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遇有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开时,须请示领导同意,妥善安排。

三) 保持信息畅通,应急值守期间,带班领导和值守工作人员要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各类突发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及时,不得误报、迟报、瞒报、漏报。

第五条应急值守人员职责:

一) 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认真履行应急值守职责,坚守岗位,遵守值班纪律。

二) 贯彻落实矿应急办的指示精神,做好来文来电的收发、处置工作,及时完整填写值班情况记录。

三) 定时巡查有关重点要害部位、重要守护目标以及有关隐患源、可疑人物,确保安全。

四) 注意掌握收集重要动态信息,按照重要信息报告有关规定,及时向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

五) 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发挥临时协调联络中枢作用。

六) 遵守保密纪律,严格保密措施,严防失泄密事故。

七) 认真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第一条应急信息的报告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相关科室或单位要认真做好接收、登记工作,并及时传递、报告、处理,避免信息滞留、延误。对于上级领导的批示意见,要及时传达相关矿领导、处室、单位,以便抓紧组织落实。

一) 报告范围:重特大突发性事件(重特大安全事故、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情、群体事件、上访事件、恶性刑事治安案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和疫情,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等紧急重要信息。

二) 报告时间:对重特大突发事件或者事件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事发单位或有关部门接到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矿应急办报告,较大、一般性突发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

三)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涉及人员基本情况、危害后果、采取的初步应对措施,并要续报事件进展、处理情况和结果。

四) 报告方式:第一时间**报告,随后以书面形式报告和续报。

第二条应急信息报告要简明、准确,原则上以书面报告为主,情况复杂、时间紧的突发公共事件,可采取先口头后书面报告的办法。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第三条宣传科应特别关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要害部位,定期收集、报送、研判、分析、**可能出现的重大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及时通报和发布预警信息。

第四条向公司或地方**部门报送书面信息,须经矿长或分管矿长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五条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和在应急信息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以及擅自将信息向新闻**透露的,对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第六条对于应急信息处置的承办科室或单位,要认真落实好上级领导的批示精神,并将有关的报告材料、领导批示等资料做好留存备查,涉密的还要认真做好保密工作。

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 本程序适用于我矿生产经营中潜在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以下简称总局 系统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总局及所属各局院 控股公司要坚持 以人为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 和谐中国冶金地质 的战略思想,坚持 安全发展 的指导原则和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全面落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绵阳乐创新能源 应急管理制度。1 建立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制度的目的。为使我司能面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够正确应对,需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制度。2 应急培训。2.1每年公司应组织两次应急培训。2.2应急培训的目的是让公司每个员工通过培训掌握发生应急情况时自己该做些什么,应当怎样做才...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事件的预防和处理。3 引用文件。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13号 3.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