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 2023-11-20 15:15:00 阅读 4902

2023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我局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国际品牌和“妙曼**、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市三次党代会及省、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抓活动,深化理论学习,提**部职工综合素质。

在市委创先争优办的领导下,我局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相结合,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为民服务、义务植树、“四亮四评”、“评星竞旗”及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等活动。实施市博物馆馆长公开招聘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党组织建设及工青妇等工作,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专题召开文化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决定》精神的高潮。通过活动和学习,涌现出了一批创先模范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达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总体要求,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抓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一是完成文化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健身馆、档案馆等八个建筑体和一个文化公园落成启用。二是加大文化站建设力度,投资1117万元,完成了27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购置配备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支农村业余表演队设备。

三是完成25个乡镇和500个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500个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共投资1375万元。四是推进部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扩建和修缮工程建设。实施全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共投入免费开放经费1020万元。

参与全国第三批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市、县9个文化馆申报国家级**标准已通过省级审查验收。

(三)抓节庆,树品牌,宣传**文化,彰显妙曼**

以组织节庆活动为平台,积极打造文化品牌,有力展示了我市文化魅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1.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书画**”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茶节的系列文化活动。由我局承担创作、排练、演出的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节目《书画**2016》在开幕式演出上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开幕式演出注重现场参与性、趣味性、观赏性,既突出本次茶节的主题,又突出展现了**民族特色歌舞,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期间,还开展了全国“三个一百”(百名书法家、百名画家、百名摄影家)活动,来自全国知名的艺术家用他们的敏捷思维与独特眼光,书画**生态、和谐、妙曼的奇特空间,展示书画影艺术之魅力。

2.开展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全市文化系统举办或承办了“‘辉煌之路’-*市思茅城区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市直单位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颁奖文艺晚会”、“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颁奖电视晚会”等庆祝晚会;举办了**市思茅城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以艺术的形式讴歌了党的辉煌历史和丰功伟绩,向党的90华诞献礼。

3.积极配合**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我市进行慰问演出活动。我市参与演出的节目以优美动听的芦笙旋律,激荡的木鼓轰鸣声,多彩的民族服饰和精美的民族歌舞表演成为演出现场的一大亮点。

央视一套、三套分别播出了演出实况,为提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人走近**亲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协调配合**“三下乡”到我市的慰问演出活动。受中宣部、文化部等14部委委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于今年4月到我市思茅区、宁洱县、景谷县开展“三下乡”慰问演出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5.承办云南省第七届歌舞乐展演。本届展演是云南省历届参演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届。

共有来自全省16个地州市17个代表队1200余人演职人员和领导嘉宾参加了历时4天时间的展演活动。经过3场集中展示,63个根植民间、风情浓郁、原生原味的民族民间歌舞乐节目,带给观众一场场难以忘却的民族文化视听盛宴,通过**的传播平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与**共同分享了这一次难得的文化大餐。我市代表队的《跳摆》获展演金奖,《寻源·古歌》获展演传承奖,我市代表队获组织奖。

6.举办文化中心落成典礼暨开馆庆典活动。由**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健身馆、档案馆等八个建筑体和一个文化公园构成、占地总面积375亩,建筑群体总面积万平方米,投资5亿余元的**市文化中心于今年10月10日落成启用,并举行了隆重的启用仪式及庆典活动,并举行了全市广场舞比赛和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非遗展示及全景3d 电影展演等活动。

7.组织80余人队伍参加2023年度昆明国际文化旅游狂欢节,向春城人民及广大游客表演推介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丰富了节日内容,有力宣传提升了**知名度。

8.到央视演出,极力宣传**文化。澜沧县雅厄民族艺术团、西盟歌舞团分别在**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等栏目上用他们朴实、纯真的歌声以及热情奔放的佤族舞蹈向全国观众展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机构对上述活动进行了转播,有力宣传了**民族文化。

(四)抓精品,积极打造反映妙曼**的精品力作。

今年,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着力打造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丛书、一组歌曲、一台节目、一个节庆的“六个一”工程的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以打造原生态大型歌舞“妙曼**”为重点,狠抓舞台表演、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精品佳作的创作生产。《妙曼**》在全国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市第三次党代会、文化中心落成庆典等活动上进行演出获得成功。

西盟县民族歌舞团组织编排的《木鼓·甩发舞》,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白马峪温泉杯民族民间舞大赛,荣获评委会特别奖。同时,由西盟佤族原生态歌舞剧《阿佤欢歌》及孟连大型民族舞蹈诗《梦恋·孟连》作为我市新创节目代表参加了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的好成绩。

(五)抓社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围绕文化“乐民、育民、富民”宗旨、展示妙曼**这个主题,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继续开展“民族健身舞天天跳”活动。各级文化部门将“民族健身舞天天跳”作为我市群众文化的一个品牌面向基层,深入推进。2023年,全市共开展“民族健身舞天天跳”活动组织1800余场,参**众200余万人次。

组织开展“舞云南·歌颂党—云南省第二届大家乐群众广场舞蹈大赛”**市复赛,并选拔出西盟、澜沧、孟连三支队伍作为我市代表参加了全省决赛,分别荣获金、银、铜奖。与工会组织“市直单位庆五一广场民族舞”比赛,有力的促进了广场民族健身舞的推广传播。

二是继续组织开展“开心广场、和谐文化”月月跳文艺演出活动。今年以来共演出13场,节目182个,深受群众喜爱,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以读者为本,以服务为中心,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图书借阅服务,全年共接待读者201667人次,图书流通210925册次,组织送书下乡,开展图书宣传活动,共接待读者39259人次、79245册次。

四是组织春节三下乡等慰问演出460余场、书写春联1000余幅,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春节文化娱乐生活。举办各种展览活动24次,参观30余万人。

(六)抓申遗,扎实推进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在市申遗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推动申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使申遗工作自始至终得到正确、有序、扎实的开展;多次邀请省内和国家文物局及中科院专家到澜沧景迈山古茶园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多渠道汲取经验,参加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座谈会,并在会上对景迈山古茶园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和管理规划情况作了陈述,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点评和指导;委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制作景迈山古茶园保护和管理规划及申报相关文本,确保申遗工作高质量高水平;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相关准备工作,启动了全球农业遗产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抓保护,推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扎实有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完善安全保护体系,确保文物安全。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录入阶段的各项工作,全市共有200余项文物录入数据库,其中有80余项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

开展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有39项被批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满完成**市博物馆的文物、展品的征集及开馆工作,展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继续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建档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二是与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合作编辑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典》等丛书,完成了文字和**资料的电子文档的录入工作,即将出版发行。

三是落实兑现省市2023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活动补助经费,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四是墨江县哈尼族民间文学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和西盟县佤族民间文学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被***颁布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八)抓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力度,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无证经营、非法音像制品、非法演出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网络侵权盗版、“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全市文化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9240人次,672车次,检查经营单位7210家次,其中,检查印刷经营单位960家次,检查出版物音像制品、书报刊经营单位2484家次。收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25件、黄色**出版物335件、非法盗版音像制品18349盘、盗版图书1689册。

责令整改320家次,受理举报15件,立案28件,移交案件1件,办结案件28件,处理信访件5件,警告120家次,罚款2万元,取缔黑网吧3家。切实净化文化了市场环境。

2023年文化局安全生产责任书

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伊旗文化广播电视局。为进一步加强文化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与各培训班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 一 各举办培训班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班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二 加强学习和培训,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三 学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