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安全教育

发布 2023-12-03 23:35:08 阅读 7944

1 严格交**制度及夜间巡视制度。

每班**前先巡视病房,了解病危病人,一级护理病人,老年病人,发热病人,心肺功能差的病人的病情及一般病人的在院情况。交**时做到重点病人床旁**,病人有病情变化的一定要交代清楚症状、处理、有无缓解等。**人员必须清点贵重、麻醉、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并清楚各种抢救器械是否能正常使用。

**后首先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是否有病情变化及在院情况。夜间巡视病房时,重点查看病危病人,老年病人,心肺功能差的病人及无陪伴病人,一定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呼吸。

2 如遇病人不适怎样处理。

如遇病人有不适,首先应询问病人症状做出初步判断。测量病人生命体征情况看有无异常。再告知医生遵医嘱处理。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值班老师配合抢救。

3 查房发现病人不在病房怎么办。

**后如发现病人未在病房且没无请假条的情况,应立即和病人及家属取得联系。如联系不上应告知总值班,做出相应处理。(节前应把病人的****做再次确定登记,病人请假时应告知医生,医生同意后方能准假,并做好登记,注明请假时间写好请假条。

)4 大咯血的抢救措施。

**时首先要清楚病房的咯血病人,(对患者年龄、体质量、血压、肺功能等情况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对咯血的危险程度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以便采取更为积极的抢救措施)当病人咯血时做到反映迅速,抢救及时。首先由一名**尽快通知医生,另一名**在病人床旁给予吸氧,嘱病人保持好体位,以患侧卧位为宜,可起压迫止血作用,避免仰卧位、半坐或坐位,以便使血块能迅速、顺利地排出体外,预防或解除气道阻塞。避免不必要的交谈及不必要的搬动,以减少肺活动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镇静,勿要屏气、吞咽,轻轻将血咯出。

当窒息发生时,应立即将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或患侧45°卧位;同时轻拍患者背部,以利于血液、血块咯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止血药物的输入,配合医生抢救。

5 结脑病人的重点观察。

意识的观察: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能准确地反映大脑的机能,如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双目凝视、脑膜刺激征及时通知医生。

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主要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如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加深等,则提示脑疝形成,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积极抢救。

脉搏、呼吸及血压的观察:轻型患者脉搏、呼吸、血压多无变化,但重型结核性脑膜炎,血压升高、恶心、呕吐、脉搏增快,呼吸深慢则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内压处理,防止脑疝的发生。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除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提示颅内压增高外,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则提示典型的颅内压增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降颅压的措施。

6 低血糖的表现。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

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7 危重病人的重点观察。

一般情况:1,面容与表情 2,饮食与营养 3,姿势与体位 4,**与黏膜 5,休息与睡眠 6,呕吐 7,排泄物

生命体征:1,体温的变化 2,脉搏的变化 3,呼吸的变化 4,血压的变化。

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

瞳孔的观察:1,瞳孔的形状、大小的变化 2,瞳孔对光反映。

精神状态的观察:焦虑、恐惧、忧郁。

操作:心电监护的使用。

吸痰器的使用。

节前安全教育

五一 劳动节临近,漳州项目部领导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要求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施工安全工作。为响应号召,基地公司项目经理张路携全体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在施工现场召开一次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为主题的节前安全大会。一 排除隐患 保安全 对预制场内的自动焊机 车床 锯床 钻床 及坡口机等大型设备进...

节前安全教育

回家途中 据科学证实,大巴车中靠近过道的座位比两侧靠窗户的位置安全,尤其是最后一排的最 位置,比别的位置安全系数还要高出25 但是,坐在后排比较颠簸,比前面容易晕车。如果是小轿车,后排的座位也比较安全,后排中间,以及司机背后最安全,最不安全的则是副驾驶位。休息期间 1 防止上当受骗 不要相信各种小广...

节前安全教育

集体放学 老师们 同学们 下午好!中秋节即将来临,在这里我预祝大家节日快乐,平安祥和!但我也要提醒大家节日期间要注意安全。下面我就节日期间要注意的问题作如下要求 1 交通安全。节日期间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严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长安车 摩托车 改装车 货车等 严禁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严禁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