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要点 总结

发布 2023-12-05 03:25:09 阅读 8318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商(或生产厂家)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等。分批进场以及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经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1) 粗集料。各种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检验,不同规格的粗集料必须分开存放,并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2) 细集料。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级配。

3) 填料。填料采用石灰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经磨制而成,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粉,要干燥、洁净,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各项要求,在雨季施工时要注意保护,以免吸水后填料结团成块。面层所用集料设置防雨顶棚,采取防雨措施。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扫

施工前用扫帚、风力灭火器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1) 若基层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 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面高程调整;

3) 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3 试验段施工

为了确定路面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核子密度仪与路面现场钻芯取样所测密度之间的关系、拌合时间及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等,须铺筑必要的试验路段加以标定。

1) 试验段须取得的技术资料: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技术资料: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用以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和合适的碾压遍数。核密仪测压实度与现场钻芯取样测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大面积施工由核密仪配合钻芯取样按规范进行检测;检测松铺和压实厚度等外形尺寸,外形质量指标值。

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

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1 沥青混合料拌制

1) 拌合温度。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合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 拌合料不得使用**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合机石粉罐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3) 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合料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拌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4) 拌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5) 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 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处。

4.2 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事先在车斗上刷油水(1∶3)混合物以防止沥青粘结,涂刷油水混合物最好采用喷雾器,以便喷洒均匀。运输车应备有篷布,以防止运输途中遇雨和气温较低时沥青混合料散热太快,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因温度损失太多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以备用。

4.3 沥青混合料摊铺

下面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应采用无接触式自动找平装置控制。经摊铺机初步夯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度的规定要求。

摊铺机应以测量标高为准,将熨平板用适当的木板垫起,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一个因素,摊铺速度过快,不但运输车辆跟不上,压路机的工作也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到了压实度的达标,进一步会使路面渗水,路面破坏。此外,摊铺过程中的停顿也会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所以摊铺速度应当根据经验,控制摊铺速度以3m/min~4m/min为宜,并尽可能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必须做到“宁可运料车等候摊铺,也不能摊铺机等候运料车”。

若不能全幅摊铺时,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cm~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

在施工中通过实际铺筑的面积与拌合站生产的数量对比,确保沥青面层的铺筑厚度。

4.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 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m~50m ,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 压路机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4) 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5)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6) 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7)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4.5 接缝处理

每天施工结束,待摊铺机驶离现场之后,人工将端部的混合料整齐,直接让压路机碾压成型,在端部碾压成斜坡,然后用6m直尺检查接缝处的平整度,在平整度、厚度均合适的断面用切割机切成一个直槎,铲去残留渣,从而使路面平整。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5 检测 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颁布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2) 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 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

6.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

如果沥青料又黑又黑。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圆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斗中“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别黑亮,较车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状或沥青结合料没有充分烘干,表面上看起来沥青太多,如果混合料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没有较完全裹覆,受料斗中混合料不“蠕动”,则表明含量太少。

6.2混合料温度。

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兰色蒸气。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气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通常在料车到达工地时,测定混合料的温度,有时在摊铺机后测定。

每天早晨要特别注意做这项检查,因此时下承层表面温度和气温都较低,平时只要混合料似有温度较低现象或初次碾压,而压路机跟不上时,则应测定温度。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插进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目前也有许多地方采和电点温计测定。

6.3厚度检测。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应经常检测虚铺厚度。(也就是常说的松铺厚度就是当填方料在压实前的摊铺厚度减去同一个点压实之后的厚度,压实后的厚度与压实前的厚度比值为松铺系数)

6.4表观检查。

未压实混合料的表面结构无论纵向或横向都应均匀、平整、无撕裂、小波浪、局部粗糙、拉沟等现象,否则,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6.5摊铺中的质量缺陷及防治对策。

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准、平整度差、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为了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浪形基层的摊铺。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实际的混合料用量应比理论计算的要多。在波浪地段,即使摊铺得很平整,在碾压后仍会出现与基层相似的波形,因此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应在其凹陷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

(2)摊铺机的操作及本身的调整摊铺质量很大,摊铺机速度的改变会导致摊铺厚度的变化。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当速度变快时,厚度调节器就稍微向右转动。

当速度减慢时,则稍微向左转动。其调整量还应根据混合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3)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合料的性质不稳定,易使摊铺厚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过高,沥青量过多,矿粉掺量过多等都会使铺层变薄。

(4)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粉过量减小其承载力,所以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应增大,使铺层增厚一些,这种混合料还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40~160℃的范围内,当高于此范围后,混合料变软而承载力大大降低。温度过低时,混合产又会变硬,当矿料中的大颗粒尺寸大于摊铺厚度时,在摊铺过程中该大颗粒被熨平板拖着滚动,使其最大粒径小于摊铺厚度的一半。

7.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7.1碾压温度。

碾压温度和高低,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要求在摊铺过程完毕后及时进行碾压,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温度110-120℃之间,最高不超过160℃。

2023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要点 总结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商 或生产厂家 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 装运日期 定货数量等。分批进场以及不同生产厂家 不同标号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经取样试验应符合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的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一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二 准备工作。1 向驻施工现场监理单位报送 基层开工报告单 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2 基层中埋设的各种沟 管等隐蔽构造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地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3 各种材料进场前,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1 施工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混凝土拌和场地,材料准备及质量检查,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基层的检验与整修等项工作。2 测量放样。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 缩缝 曲线起迄占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