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发布 2023-12-13 19:30:07 阅读 3420

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毒。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co的产生和特性。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0.96,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机理。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和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了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若、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于昏睡之中;

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色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

1、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如下影响。

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

简单的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原因。

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

2、一氧化碳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等天气,一氧化碳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1.5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3、一氧化碳的碳与人体血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

二)、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观因素。

1、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规作业,进入煤气区域不进行co检测。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又不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3、在煤气区域、设备附近乘凉、休息、取暖、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5、在煤气区域作业时,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呼吸器,不进行强制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氮气未及时断开,造成煤气倒窜到氮气管道,泄漏引发煤气中毒。

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中,引起煤气中毒。

8、煤气管网、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或检查不到位,造成补水量不足,使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作业人员对煤气性质及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

11、在煤气区域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二、如何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

3、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办理申请相关手续,经领导现场检查审批后,煤气防护人员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

4、煤气设备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检修人员进行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合格后方可作业。

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规定和要求,发生泄漏及时处理。

6、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进行气密性实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7、发生煤气泄漏或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8.严禁在煤气区域停留、睡觉或取暖。

9、煤气岗位人员检查时,必须佩戴co报警器,发生co超标及时处理。

10、氮气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中毒倒窜造成煤气中毒。

11、煤气区域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误入造成煤气中毒。

12、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避免因差水,造成煤气压力超过水封压力的安全要求,使水封被压穿。

13、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禁止有人,并有防护措施,防止误入。

14、煤气管道下严禁有房屋建筑。

15、煤气风机的轴头密封要严密,防止因泄漏发生煤气中毒。

16、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50ppm时,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对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规定: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50ppm可工作15分钟。

2)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ppm可工作30分钟。

3)一氧化碳浓度达到40ppm可工作60分钟。

4)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以下可连续工作。

17、在生产、操作中,如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50ppm时宜采取通风等措施。

18、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19、在煤气设备发生煤气泄漏时,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第二章煤气**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

一、煤气**的概念。

1、什么是煤气**。

煤气**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

2、煤气**的基本要素(条件)

煤气**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煤气、空气(氧气)和火源(或高温)。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互相制约,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

“缺一不可”是指相互制约的一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可能发生**,是指相互联系的一面。

二、煤气的**极限:铁合金煤气在空气中的**极限为7.8-75%

可能发生**的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在**下限至**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极限。这种混合气体就是**性混合气体。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所以不是**混合气体。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烧,也不会**;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燃烧,也不会发生**。

第二节煤气**事故的预防。

一、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

1、煤气设备停气后,没有吹扫干净残存煤气,就盲目动火检修,造成残余**。

2、停气设备与运行设备只用闸阀或水封隔开。没有用盲板或水封与闸阀联合切断,造成煤气窜入停气设备,动火时引起煤气**。

3、煤气设备在送气前未按规定进行吹扫,管道内的空气与煤气形成混合气体,在做**试验的情况下,冒险点火造成煤气**。

4、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腐蚀的、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拼凑的盲板,使煤气渗漏,动火时易发生**。

5、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煤气管道未进行检查验收就违规通气,在施工过程中发生**。

二、如何预防煤气**事故。

1、煤气设备和管道要保持严密,防止煤气漏出,或空气渗入在一定空间或管道内形成**混合性气体。

2、煤气设施送气前要用蒸汽或氮气置换设施内的空气,待末端放散见蒸汽或氮气后,方可输送煤气。

3、停产、检修的煤气设施必须用盲板或闸阀与水封联合切断的形式,可靠切断煤气**,并彻底进行置换,还应打开足量的人孔,使设施内部与大气通风。

4、长时间停用的煤气设施在动火前,必须重新进行检测设施内气体,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

5、在距离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m范围内,严禁火源,煤气设备上的电器开关、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式的。

6、在煤气**工艺中必须严格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一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

7、煤气检修动火是一项危险工作,在动火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经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中应有防毒措施,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火种。

三、预防煤气中**的四项原则。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2、停、送气煤气必须经过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后再操作。

3、停产检修必须用盲板可靠的切断煤气**,如有水封必须与切断阀并用,并保持水封溢流管溢流。

4、凡煤气设备(管道)动火,必须经专业人员检测,批准后方可动火。

第三章煤气的着火事故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的燃烧。

一、煤气燃烧的概念。

1、什么是煤气的燃烧。

煤气的燃烧与其它可燃物质一样,是伴随着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煤气燃烧的特点是只要达到氧化分解所需热量、便能着火燃烧,并能在很短时间内全部燃尽。

2、煤气燃烧的条件。

煤气燃烧同样需要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煤气是含有co、h2、ch4、以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它的燃烧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氧充分当助燃物质,同时必须有火源或达到煤气燃点的高温。煤气的着火点温度为650-750℃。

总之,煤气的燃烧和其它可燃气体一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实现,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煤气都不能燃烧。

第二节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

一、容易发生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

煤气的着火事故与**事故关系密切,**往往引起着火,相反,着火也能引起**。由于煤气极易发生着火,如果煤气设施附近有火源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引发着火;在带煤气作业或抽堵盲板时,使用铁质工具,由于敲打或摩擦产生火花,也会引起着火;在运行的煤气管道上,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动火作业,很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措施,雷击后也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停气后,未可靠地切断煤气**,动火时易发生着火事故。另外,煤气管道置换合格后,动火部位的杂质清理不干净也容易引起着火。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一 什么是中毒。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二 co的产生和特性。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0....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一 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编号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2 对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a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 耐热。b 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一 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编号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2 对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a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 耐热。b 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