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卷

发布 2023-12-22 02:15:15 阅读 7707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样卷 (a卷。

2007——2008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测量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农业资源专业 06 年级班学号姓名

1、水平角:是指地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者说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所夹的二面角。

2、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3、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4、数字化测图:是指以测绘信息化为目标,将数字采集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结合起来,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用数字化方式表述地图。

5、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试题第1页(共6页)

1、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影响。

2、高程控制测量的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

3、gps主要由用户设备部分、 空间星座部分和地面监控部分组成。

4、地理坐标按坐标所依据的基准线、基准面及求坐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天文坐标和。

大地坐标 。

5、从a到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4m;返测-3.620m,则a、b之间的高差为3.622m 。

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相对误差 。

7、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距离测量 、 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

8、测量工作在程序上应先控制后碎步 。

9、根据测定时间的方法不同,光电测距的仪器可以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 。

10、视距测量可以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1、在以下选项中,不是地物的是( b )

.电线杆 b.控制点湖泊。

2、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一般将水准仪架设在( a

. 两点距离大致相等处 b.靠近后视点 c.靠近前视点。

3、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照准一个方向时,水平度盘的盘左读数为783554",盘右读数为2583606",则2c为( b )

4、下列不属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大小的是( b )

.50cm×40cm b.60cm×60cm c.50cm×50cm

试题第2页(共6页)

5、相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c )。

.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6、丈量两段距离,一段为100m,一段为500m,其中误差分别为±2cm,±2cm,则两者的观测精度( b )

.相等 b.不相等无法比较。

7、以下属于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是( c )

. glonass导航定位系统 b.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c.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8、已知a点的坐标(3950.00,2850.00),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35°00′00″,其距离为100米,则b点的坐标是( c )

.(4020.70,2920.70) b.(3879.30,2779.30) c.(3879.30,2920.70)

9、已知某直线的磁偏角为3°14′30″,真方位角为147°48′52″,则磁方位角为(b)

.151°03′22b.144°34′22c.不能确定。

10、已知a点坐标为(2862.30,1534.82),b点坐标为(2892.30,1504.82),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11、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示,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b )。

a. 23.2m

b. 22.8m

c. 23.8m

12、横轴不完全垂直于竖轴之间的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真误差 c.偶然误差

13、对一段距离采用钢尺量距为:164m±8cm,其相对误差为( c )。

a. 0.0004 b. 0.0005 c. 1/2050

试题第3页(共6页)

1、导线测量主要用于什么情况?导线布设的形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8分)

答: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之一(1分)。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

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1分)。根据测区情况和要求,可分为以下三种:(1)闭合导线。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2分)。(2)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2分)。

(3)支导线。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2分)此外,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2、请叙述全站仪的安置操作程序。(6分)

答:测站安置仪器。在测站上将仪器进行对中、整平(1分)。

对中:张开三脚架,在中心螺旋上挂上垂锤,先将其一脚固定在适当位置,然后移动另两脚,使垂球尖大致对准站点中心,同时注意使架顶大致水平,然后才把仪器装上架顶。经准确对中后,旋紧中心螺旋。

若用光学对点器对中,应将垂球大致对中,并在整平仪器后再调节对点器目镜与焦距,然后在架顶徐徐移动仪器,直至十字交点(或零有中心与地面点重合为止)。最后旋紧中心螺旋。(1分)。

整平:先使照准部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方向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用照准部转动90°,使长水准器与两脚螺旋互相正交。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此项工作须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动到任何位置,气泡偏离中心不超过一格为止(2分)。打开电源。开启电源的方法将开关打开(1分)。

上下转动望远镜进入正常操作界面,然后观测数据(1分)。

3、什么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6分)

答: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1分)。偶然误差的特性有:

(1)具有一定的范围(有界性)。即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1分);(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概率大(1分);(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也称为对称性(1分)。

(4)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数学期限望等于零(1分)。(5)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1分)。

试题第4页(共6页)

1、表1是水准路线测量外业观测的数据,请列出每一步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的结果填入到相应的**中。(12分)

表1 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1)计算高差闭合差和限差的计算(1分)

合格,可以调整。

2)改正数的计算: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1分)

3)改正后高差=改正前高差+改正数vi(1分)

4)前视点的高程=后视点的高程+改正后的高差(1分)

试题第5页(共6页)

2、表2是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数据,请列出每一栏的计算公式或文字说明,并将计算结果填入到相应的栏中。(12分)

表2 方向法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

1分) (2分) (2分) (1分) (1分)

2c值(两倍照准误差):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1分)。⑵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值:

平均值=[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1分)。⑶归零方向值:将各方向平均值分别减去零方向平均值,即得各方向归零方向值。

零方向观测两次,应将平均值再取平均(1分)。⑷各测回归零平均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值的取平均值(1分)。

水平角度值=后一方向的方向平均值 - 前一方向的方向平均值(1分)。

试题第6页(共6页)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样卷 (b)卷。

2007——2008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测量学考试时间 120分钟。

农业资源专业 06 年级班学号姓名。

1、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起,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以测定另外一些水准点的高程,最后连测到另外一个已知的水准点,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2、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学原理,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和视距尺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测量方法。

3、全站仪:能自动测量和计算水平距离、高差、方位角和坐标,并通过电子手簿或直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和输出的测量仪器,因为安置一次仪器便可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所有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

4、大地水准面: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并延伸通过大陆岛屿而形成的闭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中误差:标准差的估值称为中误差。

试题第1页(共6页)

1、地物符号包括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

2、目前地貌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等高线法 。

3、已知b点高程为12.000m,a、点间的高差0.397m,则a点高程为 11.603m 。

测量学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的水准面。a 赤道b 地球椭球面c 平均海水面d 子午线。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 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 1.62cmb 3.24 cmc 6.48...

测量学试卷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的水准面。a 赤道b 地球椭球面c 平均海水面d 子午线。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 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 1.62cmb 3.24 cmc 6.48 cmd 16.2 cm 3.一井定向主要用于 工作中。a 矿井平面联系测...

测量学试卷

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24分 1 直线定向时所依据的标准方向有和方向。2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和。3 测量误差等于减去。4 对某量作n次等精度观测,所得改正数分别为v1 v2 vn,则该量的观测值中误差为。5 小区域平面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布置形式有和。6 经纬仪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出两点之间的和。二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