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申论技巧

发布 2023-12-24 17:10:11 阅读 2980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例3】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他们的分歧点在**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诿,不往一处使劲儿,3个和尚都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

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江西人事考试网)

(1)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

(2)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例4】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善于听取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

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谦虚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大有裨益。

2019国考申论答案

加快道德建设共筑精神家园。近日,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骑电动车热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回村,不料途中三轮车侧翻,李老太受伤去世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思考。热心肠的刘女士并未因此而承受经济赔偿,更未受到讹诈。李老太太的家属更是选择了宽容和原谅。这个事件虽然是个意外,但却印证了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最珍贵...

2024年国考高分技巧 申论考试如何阅读

申论考试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考查六种能力,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 概括 提炼 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基本,因为你只有阅读了,只有理解了才能进行下面的答题。如何正确快速地阅读理解材料,成了一部分考生的难...

2019国考申论模拟卷

2012年国家公 申论 模拟试卷。一 注意事项 略 二 给定资料。有人留意过自己每天扔出的垃圾吗?一点烂菜叶,几节废电池,易拉罐,塑料袋,或许还有刚刚擦了鼻涕的几张纸 我们通常也就是把它们打成一包,出门走上几步,将这些生活的 废物 扔进垃圾桶。当清洁工们拉着清运车把它们弄走,我们似乎觉得,它们就此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