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市语文中考试卷

发布 2023-12-25 20:25:08 阅读 9308

2024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成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虬(qiú)枝磕绊(pàn) 弛骋。

b.显赫濡(rú)染拮据(jū) 轮廓。

c.殉职骁(xiāo)勇自艾(yì) 秀颀。

d.斟酌冗(rǒnɡ)杂无垠(yín)禁锢。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知音,是为寂寞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c.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d.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想节食**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错误管理理论。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在现实场景中的决定,无论是感知、判断、推理还是行为,不犯错误最好,这毫无疑义,但现实场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人的理解跟世界的真实状态之间经常不一致,面对复杂情况,错误难以避免。

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杯弓蛇影:有人请朋友到家中喝酒,结果这朋友喝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疑心自己喝了蛇,回家后忧心而病。

这人告知原委,蛇原来是墙上弓的倒影,朋友的病也不治而愈。第二个故事叫鸿门宴:项羽听人说刘邦有称帝野心,于是请他赴鸿门宴。

刘邦赴宴,趁机为自己辩解。项羽轻信。最终垓下被围,乌江自刎。

这两个故事中都有错误:朋友把弓当成了蛇,这是一类错误;项羽认为素有大志的刘邦没野心,这也是一类错误。这两个错误导致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虚惊一场,一个是身死国灭。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把某个没有的东西当成有,叫错误肯定;一类是把某个有的东西当成没有,叫错误否定。这两类错误通常给人带来的代价不同: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不存在贻误病情的问题;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就会错失**良机。

把草绳看成蛇往往是一场虚惊,把蛇看成草绳却会要了人的命。在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能活下来的人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即在不确定决策场景下,他们容易犯代价较小的那类错误。

原因很简单,喜欢犯另一类错误的人都死翘翘了,他们在自然选择的残酷竞争下被淘汰了。

诸多研究案例支持了错误管理理论,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这是因为,音量增大常意味着某一物体趋近自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于这种冲向自己的物体,人高估它的速度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反应时间,谁知道它是不是一头剑齿虎呢?类似的,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

这种倾向会让人在危险的山崖上移动时更小心翼翼,以免失足。

人们更容易把没病的人看成有病的人,而非相反。比如,一个脸上斑斑点点的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你要没别的选择也只能跟他坐一起时,不自觉就会离他很远,因为你自动就会把这人脸上的斑点,当成是他有病的迹象,哪怕这种判断是错的,毕竟,这种倾向的代价通常很小。但如果他们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你可能被传染,在缺医少药的石器时代,还可能会死。

类似的,人们更容易把陌生人看成坏人,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但问题是通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判断对方的好坏。人们可能把好人当成坏人,也可能把坏人当成好人,这两种错误的代价不一样:前者是一场误会,后者则会遭受伤害。

我们并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更不提倡犯错误,这里提出错误管理理论,是想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对错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选自《2015 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学#科#网z#x#x#k]

5.下列对“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杯弓蛇影中的错误属于错误肯定。

b.鸿门宴中的错误属于错误否定。

c.把草绳看出蛇属于错误肯定。

d.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属于错误否定。

6.对下列现象的分析,不符合“错误管理理论”的一项是。

a.音量增大意味着物体正在趋近自己,所以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

b.距离增大意味着掉下去时损伤更大,所以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

c.与病人接触,意味着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人们会与有疾病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d.与陌生人接触,意味着接触坏人的机会更大,所以人们会更容易把陌生人当作坏人。

7.下列对“错误管理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错误管理理论”之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是因为人犯错误难以避免。[**:学科网zxxk]

b.“错误管理理论”可以解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c.“错误管理理论”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是有研究价值的。

d.“错误管理理论”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可以让人们少犯错误。

三、(共 9 分 ,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

“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8.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

b.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

c.往客金陵客:旅居。

d.则过之焉过:责备。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学科网]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学§科§网z§x§x§k]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14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12.填空。(10 分,每空 2 分),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意指,这一诗句表现了诗人的精神。

五、(18 分)

武汉市2024年《科学》中考试卷物理试题

武汉。武汉市2008年 科学 中考试卷。物理试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3分 1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 白气 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

2024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200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代表该选项的答案涂黑 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3分 2008武汉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灯泡通电发光 c 铁生锈 d 自行车爆胎。2 3分 2008武汉 在常温下...

2024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 本愿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