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 推断题

发布 2023-12-27 00:35:11 阅读 7778

北京市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汇编—推断题。

东城】30.(6分)①~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

a+b→c ② a→d+e ③ f→a+e ④ g+k→h+a ⑤ g+m→l+d

q+k→m+b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d 、f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西城】30.(6分)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灰水和酚酞溶液6种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a2co3和cacl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若两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其中一种溶液一定是 。

2)若两溶液混合,有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上述⑴和⑵的混合溶液再次混合,有白色固体生成,则最终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4)若两溶液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第三种溶液,有白色固体生成,则两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a、b、c、d和e分别是上述6种溶液中的一种。b是a、c反应的产物,e是d、c反应的产物。b、c、e溶液中溶质可能是 。

海淀】30.(7分)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

① a、b、c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都可在氧气中燃烧。a是单质,其燃烧产物为e;c是氧化物,其燃烧产物为d;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燃烧产物为d和e。

h与e反应生成f;f分别与d、g反应均能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i。g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与盐酸反应时,产物中有d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h的化学式为。

2)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a~i九种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种。

5)将g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填化学式)。

朝阳】30.(6分)以下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n、o、s、na、ca、fe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甲组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若a~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别,且有黑色固体、白色固体、黄色溶液、大量气泡等现象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组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先关闭弹簧夹k,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打开弹簧夹k,烧杯③中液体倒流入锥形瓶中,且锥形瓶底部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无其它明显现象。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石景山】30.(7分)某无色溶液由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两种组成。

已知:氯化钙溶液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1)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溶液的组成是。

2)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过滤,滤液仍为红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为确定样品组成,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加___溶液,可以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___

丰台】30.(5分)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d溶液中的溶质为。

e溶液中的溶质为。

向g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为无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为。

若溶液为红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为。

写出f→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州】顺义】30.(7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为确定其成分,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

1)步骤ⅰ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是。

2)步骤ⅱ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黄色溶液c中的溶质有。

3)步骤ⅲ几位同学的设计略有不同,根据他们的设计,你推测,固体粉末中含有。

4)小丽同学提出:若步骤ⅲ只用到酚酞,也得出正确的结论,她的方法是。

平谷】30.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密云】30.(5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种物质由h、c、o、na、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b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 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m,其中b和m都是人类生存不能离开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 。(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d、e、f、x的水溶液均显碱性,且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其中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e和x混合可以生成d和一种白色沉淀,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制取d,则d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与x混合也能反应生成d和上述白色沉淀,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怀柔】30.(9分)从c、h、o、n、s、p、na、fe、ba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 ;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3)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

延庆】30.(6分)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a的水溶液呈___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发生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由此推断,a物质是___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滤液中逐滴加入d溶液至过量,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最终溶液变为红色。开始一段时间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滤液中的成分与d溶液反应,有氯化钠、碳酸氢钠和水生成,请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房山】30.(6分)化学实验室有a~e五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对五种溶液进行鉴别。

将a分别滴入到b、c、d、e中,b中有气泡冒出,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将b分别滴入到c、d、e中,e中有白色浑浊现象,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完成以下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

2)产生白色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分别通入co2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分别通入co2,再滴加足量稀硫酸。

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再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门头沟】30.(6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初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ba 137 cu 64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2 地壳中含量最...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 基础 运用 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1 5 题。共10分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是具体的 z o x ng 艺术,通过点画的组合而构成千变 万 化的图象,表现出人们对于平衡和倚侧 协调和矛盾 统一与变化 整齐与 cu lu 疏散与紧密等种种形态美学的认识 它又是抽象的表意艺术...

北京市房山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房山区2015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检测试卷。初三语文 120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第 卷 共70分 一 基础 运用。共22分 1.汉字 词语的使用灵活多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请结合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 4 题。共8分 一个来中国学汉语的外国小伙子和几个中国朋友在饭店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