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一

发布 2023-12-27 19:35:10 阅读 4539

《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 单项选择题:(2分×20=40分)

1、教育终身化是的特点。

a.古代教育 b.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c. 近代教育 d. 文艺复兴后的教育。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精神文化。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试验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洛克 d、赫尔巴特。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是权利的___

a、操纵对象b、主体 c、客体d、服从者。

7、主张评价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而非预期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8、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以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9、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说“复习是学习之母”,这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原则。

a.系统性 b.巩固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因材施教。

10、《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与哪一条原则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11、《学记》要求“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说明教学要遵循。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2、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 c、问答法 d、练习法。

年在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了。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4、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 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5.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b.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6、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17、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___

a.军人 b. 文士 c. 政治家 d. 僧侣。

18.教育的世俗化是___的特点。

a.古代教育 b.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c. 近代教育 d. 后工业社会教育。

19、“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这些命题是由___提出的。

a、赫尔巴特b、卢梭。

c、杜威d、陶行知。

20、教育全民化作为一种教育运动和思潮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20世纪中期d、19世纪末。

二、 填空题:(1分×20=20分)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讽刺,第二步是定义,第三步是___

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__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关于教育对生产力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

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5、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

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7、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

8、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9、一个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称为狭义的___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职业。

1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12、 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内容,使之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这是贯彻原则。

13、 国家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1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1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

16、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1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8、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9、班级管理要建立的管理机制。

20、德育体谅模式是将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三、 简答题:(6分×5=30分)

1、简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2、请谈谈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简述德育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四、 论述题:( 10分)

1、有两位教师同教“机器”这一概念,一位教师在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另一位教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件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是能够代替人作功转换力能。

”课后教师提问检查:“钟表是不是机器?”甲班学生说:

“不知道,老师没有讲。”乙班学生说:“钟表不是机器,它不能作功。

”请分析这两位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者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

模拟试卷(一)参***。

一、选择题:

1、b 2、d 3、b 4、a 5、d 6、b 7、b 8、b

9、b 10、b 11、c 12、b 13、b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20、c

二、填空题:

1、助产术 2、法律 3、人力资本理论 4、主观能动性 5、人格特征。

6、因材施教 7、个体身心发展 8、教育目的 9、教育目的 10、专门。

11、课程改革 12、直观性 13、教学 14、学生身心发展 15、《学记》

16、基础学力 1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8、马卡连柯。

19、以学生为本 20、道德情感。

四、论述题。

答:运用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分)。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书本知识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2分),但乙老师更注意将原理分析透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3分)。

乙教师在乙班教学之所以获得成效,是因为他能通过机器的结构和要素,帮助学生形成机器的概念,在具体讲解时他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获得对机器本质的认识。而甲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对机器的概念的形成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绘上,忽略了对机器本质的分析,因此甲班学生只能获得机器表面的认识。(3分)

模拟试卷一

招标采购试题。一 单选题。1 在 商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轮流坐庄或恶性强标的现象,使预期的采购目标无法实现的采购方式是 采购。a招标b议价c竞争性谈判d询价。2 邀请招标是由招标人或招标 人向具有承担该荐工程 货物和服务相应履约能力的 个以上 商发出招标邀请书及招标文件,由其进行投标。a2b3c4...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一一 选择题。在一般情况下,家用冰箱冷藏室和空调器内机组的控温范围分别为。a 0 10 18 30 b.18 30 0 10 c 均为0 10 d.均为18 30 2.电冰箱的绝热材料常采用。膨胀珍珠岩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稻壳。3.焊接时毛细管插入干燥过滤器中的比较合适的...

模拟试卷 一

2019春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全卷共22小题,满分 13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23分,1 4题每题3分,第5题5分,第6题6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稽首 q 枯燥 z o 矫揉造作 j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