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模拟试卷

发布 2023-12-28 07:45:11 阅读 3561

模拟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的教育家是【b】

a.泰罗b.博比特c.查特斯d.坦纳。

2.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c】

a.实际发展区b.潜在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d.远景发展区。

3.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c】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d】

a.连续性b.顺序性c.阶段性d.整合性。

5.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

a.sts课程b.轮形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环境教育课程。

6.支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是【a】

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

7.以下“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的是【b】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8.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c】

a.理性教育学b.思辨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活动教育学。

9.“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d】

a.布卢姆b.麦克尼尔c.马斯洛d.奥苏伯尔。

1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b】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c】

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d.发现学习。

12.教师向学生做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

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

13.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c】

a.泰罗主义b.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c.泰勒原理d.惠勒原理。

14.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a】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15.经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是【b】

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c.自然经验主义经验课程论。

d.活动课程论。

1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b】

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

1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c】

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

18.泰勒认为,“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a】

a.学习经验b.学习环境c.学习条件d.学习目的。

19.“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d】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概念是【c】

a.sts课程b.隐性课程c.附带学习d.副学习。

2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d】

a.主体b.资源c.脚手架d.意义建构。

2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d】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轮形课程。

23.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称为【c】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

a.古德莱德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

2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

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

26.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c】

a.上课b.训练c.主动作业d.被动作业。

27.“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b】

a.决策b.审议c.建构d,协商。

28.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类型是【d】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质的评价d.效果评价。

29.由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旨在“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的课程实施原则是【b】

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量力性原则d.思想性原则。

30.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福禄倍尔d.哈尔尼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筒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32.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33.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3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因素?

3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31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2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2分)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2分)

32答.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分别是:理智技能、(1分)认知策略、(1分)言语信息、(1分)动作技能、(1分)态度。(1分)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复杂性、等级性的序列关系,其次序是随意安排的。

(1分)

33答.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2分)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2分)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2分)

34答.因素有:课程变革本身的特征、(1分)学校的特征、(1分)学区的特征、(1分)外部环境的特征。(1分)认识:

四类因素缺一不可;(1分)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是说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够产生合力。(1分)

35答.提出者是德国的赫尔巴特;(2分)其基本内涵是: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4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36.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为什么说它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模式?

37.综合课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36答.回应模式是斯太克首先于l974年提出,后被古巴和林肯等人进一步发展而成。(2分)斯太克认为,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2分)古巴和林肯进一步指出,所谓回应模式,就是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

(2分)一些评价专家认为,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其理由有二:首先,这种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2分)其次,回应模式回答了所有其他模式希望回答的问题,包括目标达成的程度、决策、判断等。

(2分)它更适合于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和处于不同地位、持不同观点的评价听众的需要,它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应变性。(2分)

37答.困难有:知识的琐碎化问题;(1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问题;(1分)教师的知识问题;(1分)学校结构问题;(1分)评估问题。(1分)策略:

第一,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2分)第二,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2分)第三,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1分)第四,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2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6分)

38.以下是有关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i)用15分钟以内的时间,在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图上,以百分百的正确度,填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人民**驻地。(2)理解《西厢记》中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以上两种表述方式反映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哪两种取向?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的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不同的目标取向?

38答.第一种表述反映的是行为目标取向;(2分)第二种表述反映的是表现性目标取向。(2分)判断依据:第一种表述非常精确、具体、可操作,既指出了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填出”),又指出了行为发生的条件(“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图”、“15分钟内”),同时也指出了行为标准(“百分百的正确度”)。

3分)第二种表述描述了一种教育中的“际遇”,即指明了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是什么(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但是,它显然没有预期学生在参加这一教育活动后将获得什么。事实上,它期望的是学生反应的多样性和个体性,期望学生在此教育活动中获得其个人意义。(4分)(也可以不从以上两点来回答,可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i~7分)运用:

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满分为5分。

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试卷。汉语言n091 一 名词解释。教育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学习 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

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期末测试。一 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发展的内涵。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释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与质 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二 填空题 1,...

教育学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一 选择填空题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反映了 b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主观努力。3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d a 心理过程 b 信息过程 c 逻辑过程 d 认识过程。4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