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法干警《行政》模拟试卷一

发布 2023-12-28 17:10:06 阅读 4141

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1、麈(zhu)尾,是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

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认为麈尾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2024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

“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介绍麈尾实际的功能作用。

b.简述麈尾从魏晋到宋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

c.说明近代麈尾形制了然而一般人却误解或不识的原因。

d.剖析文献界与文物界脱节对人们认知的影响。

2、现在的娱乐圈一片污水泥浊,深陷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的艺人,大多是自由职业者,签约于经纪公司,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缺乏应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明星们一切向钱看,只看重名气却败坏了名声,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道德层面却是严重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是( )

a.长期以来,娱乐圈呈现出一片污水泥浊的现象。

b.深陷在娱乐圈的艺人们都是自由职业者。

c.经纪公司都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应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d.娱乐圈的明星们道德层面严重滑坡。

3、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眺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依恋流连,但越往上走,攀登越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扣人心弦艰难。

b.心旷神怡快乐。

c.赏心悦目困难。

d.引人人胜轻松。

4 、以朴素为美,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主张,元好问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淳真”的佳句;韦庄云:“字字清新句句奇”,梅尧臣云:

“天然情趣始为佳”,等等,都是推崇朴素自然,反对藻绘雕饰的。明末的大戏剧家李笠翁更是主张:“全去粉饰露天真。

”他打比方说:“譬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他极力强调朴素为美,把淡雅、天然、本色当成重要的审美原则。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朴素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审美原则。

b.我国古时候的人只以朴素为美。

c.我们应该去追求朴素美。

d.朴素是最重要的审美原则。

5、陈、隋三论学者多出自法朗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 ,陈义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宏富精微注疏。

b.宏赡精微注解。

c.丰富精深注释。

d.繁复精博吸收。

6、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原来不易实现的服务**成为方便实现的**对象,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了空间。此外,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结合,极大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与组织形态,推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配置,直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拓纵向。

b.拓展深度。

c.提供有利。

d.争取加速。

7、推广广播体操原本是一件强身健体、全**动的大好事,却引来不同声音,诸如绑架童年说、政治身体说、集体主义塑造说,等等。诚然,一套广播体操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时代、一段特定的成长历程、一个特定的集体主义记忆,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意识形态的印迹,但这并不影响广播体操科学、健身、普及和趣味等特性发挥。作为在清脆嘹亮有力的口令下成长的一代,笔者并未感觉被广播体操绑架、被政治染色,反而在做操中调整了心态、放松了精神、陶冶了情操,至今强壮、硬朗的身子骨不能说与当时坚持锻炼没有关系。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对广播体操的认识的一项是( )

a.推广广播体操有利于强身健体,促进全**动。

b.广播体操具有科学性、健身性和趣味性。

c.作者得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坚持做广播体操有一定的关系。

d.广播体操虽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并不具有意识形态的印迹。

8、始于2024年,全面爆发于2024年的全球金融大危机,至今仍未见底。危机着人类的经济学智慧。这是一种怎样的危机?

为什么人类总是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怪圈里痛苦地轮回?人类靠什么向危机宣战?靠什么跳出危机包围圈?

靠什么避免危机这是一连串的经济学难题,是人类共同的难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摆布死灰复燃。

b.戏弄卷土重来。

c.考验东山再起。

d.打击重蹈覆辙。

9、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全世界已知的“能**”的煤的储藏量虽大约是1万亿吨,但是,地下煤气化技术很可能把“可**”的煤的储藏量增加到大约6万亿吨。把它们全部燃烧完全会使从化石燃料中排人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量增加到目前的20倍,对气候的影响竟比科学家预计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糟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地下煤气化技术可以使煤炭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b.地下煤气化技术可能会增加环境的污染程度。

c.目前的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d.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预计过于乐观。

10、在中国的文学园地上,散文犹如一朵奇葩,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着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名闻遐迩滋润吸取。

b.脍炙人口滋养汲取。

c.家喻户晓润泽攫取。

d.交口称赞培养吸收。

11、①时间到了,他主动打住,留下材料,然后离去,绝不耽误客户的时间。

②有一位成功的推销商,他有一种独特的推销策略。

③他按下手表,计时开始,拿着一份精心设计的文案,口若悬河地讲一分钟。

④而这带给客户的印象就是“他说到做到”,即“有信誉”

⑤每次登门拜访客户的时候,他总是开门见山地先声明“我只耽误你一分钟时间”

⑥说用一分钟,就用一分钟,一秒不差。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⑤b.②⑤

c.②⑤d.⑥④

12、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

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根据这段文字,以下哪项与作者支持的观点不一致?(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应顺其自然地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

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正。

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c.坚守正统语言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积极吸收、利用外来语,我们的语言才会更加生动、新鲜。

d.方言和外来语不是洪水猛兽,它们能够使我们的日常用语更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13、东方文化是崇尚和待人宽厚的。所以,我们一般乐于接受那种态度平和的主持人,而对咄咄逼人的主持人则会 。同样面对采访提问,我们比较喜欢回答平易友善的问题,而不大欣赏那种尖锐挑战的追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和平避之不及。

b.谦虚敬而远之。

c.尊敬视而不见。

d.中庸敬谢不敏。

14、虽然希腊不是欧洲足球强国,但 ,希腊不乏实力的足球俱乐部和球队,也有不少有水平的教练和球员。希腊的足球很普及,观众很有激情,主力球员像电影明星和大政治家一样是公众的偶像。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众所周知追捧。

b.毋庸置疑崇拜。

c.毫无疑问尊崇。

d.众所周知崇拜。

15、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

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甚至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倘若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这段文字重点强调( )

a.完美欲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

b.理想的自我是我们永远不能达到的目标。

c.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d.我们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原因在于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

16、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白费心机。

b.问道于盲。

c.蹉跎自误。

d.缘木求鱼。

17、认真治学,不以**著作的数字成学术成就的“高度”,不在这个时代媚俗从众流于 ,这恐怕才该是学术人士“古风”的更重要、更本质特征,也是章培恒先生的治学与做人态度里,最值得我们记取的东西。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4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开始答题 1 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 荣获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郑哲敏 b.王小漠 c.谢家麟 d.程开甲。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

202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模拟试题 6

2014年各省政法干警考试已擂响战鼓,复习备考迫在眉睫!中公政法干警为您带来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模拟试题,希望各位考生们积极备考,高分通关!单选。1.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一批依托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新产品不断问世,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也随之上升。给我们的启示是 a...

202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模拟试卷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 发表的文章,其内容不包括 a.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b.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c.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d.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2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