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答案

发布 2023-12-30 06:15:14 阅读 1350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分)符合“低碳”理念最清洁的燃料是( )

a.煤 b.氢气 c.石油 d.天然气。

解答】解:a、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

b、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

c、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2.(1分)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馒头发霉 b.雪糕融化 c.水果榨汁 d.玻璃破碎。

解答】解:a、馒头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3.(1分)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可口可乐 c.矿泉水 d.蒸馏水。

解答】解:a、啤酒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可口可乐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矿泉水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d4.(1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木炭 d.碳酸。

解答】解: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有些含碳化合物性质与无机物相同一般归为无机物范畴,如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属含碳的无机物,甲烷是常见的有机物,故选a

5.(1分)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

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b.6.(1分)灼烧氯化钠时火焰的颜色呈(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紫色。

解答】解: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属于钠盐,灼烧氯化钠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

故选:c.7.(1分)生活中的常见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ph=2 b.雪碧ph=4 c.食盐水ph=7 d.肥皂水ph=9

解答】解:肥皂水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柠檬汁、雪碧的ph均小于7,均显酸性,但柠檬汁的ph比玉米粥小,所以柠檬汁的酸性最强.

故选a.8.(1分)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a.mgo b.co2 c.mg d.c

解答】解:在化学反应2mg+co22mgo+c中,镁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co2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选:b.9.(1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反应:s+2kno3+3c 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k2s b.h2o c.so2 d.k2so4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氮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完全转化到了氮气、二氧化碳中,反应物中的硫原子和钾原子都转化到x中,每个x中含有2个钾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k2s.

故选:a.10.(1分)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4fe+3o22fe2o3

b.co+cuocu+co2↑

c.2h2o2h2↑+o2↑

d.bacl2+2nano3→ba(no3)2+2nacl

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选项书写正确;

d、氯化钡和硝酸钠混合时,不能产生沉淀,也不能产生水或气体,因此氯化钡和硝酸钠不能反应,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c.11.(1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过滤d.点燃镁条。

解答】解: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故a正确;

b、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误;

c、过滤时,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点燃镁条时,防止烫坏试验台,放在石棉网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d.12.(1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a.分子间隔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增大。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分子间隔增大.

故选a.13.(1分)香蕉等水果因含有乙酸乙酯( c4h8o2)等物质而具有芳香气味,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6%

b.乙酸乙酯由三个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4

d.每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解答】解:a.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5%,故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乙酸乙酯中c、h、o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故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c.14.(1分)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操作正确的是( )

a.电子天平先调零,然后放烧杯称取氯化钠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水。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

d.最后贴上标签,注上“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解答】解:a、称取氯化钠固体可放在纸片上称量,电子天平先调零,然后放在纸片上称取氯化钠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0%=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5g=45g(45ml),应使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最后贴上标签,注上“10%的氯化钠溶液”即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15.(1分)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解答】解:a、锌粒与铁片形状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没有可比性,故a错误;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酸,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不是酸.故b错误;

c、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热、发光,但是不是燃烧.c错误.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16.(1分)把hcl、na2co3、h2so4、naoh、nano3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最合理的是( )

a.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

b.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

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

d.稀hno3、酚酞试液、bacl2溶液。

解答】解:a.氯化银是难溶的,硫酸银是微溶的,看到的现象都是有沉淀生成,无法鉴别盐酸和硫酸;错误;

b.加入bacl2溶液遇到na2co3、h2so4会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钠遇到稀硝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用稀硝酸可以把碳酸钠和硫酸区分;还剩hcl酸性、naoh碱性、nano3中性故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正确;

c.应把稀hno3放到agno3溶液的后面,否则无法鉴别盐酸和硫酸;错误;

d.按本选项顺序无法把hcl、nano3鉴别,故错误,答案:b

17.(1分)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解答】解:a、c能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cl3溶液和cucl2均能与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18.(1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丙是生成物;

该反应中乙、丁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故:

a、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乙、丁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分 1 1分 2012上海 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汞元素的符号是 2 1分 2014闵行区三模 生活中的色彩主要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3 1分 2014闵行区三模 家庭常用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4 1分 2014闵行区三模 生理盐水 属于 5 1分 2014...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六 单项选择题 共20分 1 1分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n2 b o2 c co2 d he 2 1分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糖溶于水 c 电灯发光 d 冰雪消融。3 1分 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木炭 b 金刚石 c 活性炭 d 焦炭。4 1分 属于有机物的是 a h...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 2分 2013闵行区三模 下列有机化工与其产品用途不对应的是 2 2分 2013闵行区三模 化学与科技 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3 2分 2013闵行区三模 下列化学表述正确的是 4 2分 2011上海 高炉炼铁过程中既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