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3月模拟考试卷试卷

发布 2024-01-01 19:10:13 阅读 3406

上海延安初中2010学年第二学期模拟测试卷班级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黄鹤楼》)

2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4、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

5、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6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7、 五十而知天命孔孟论学》)

8、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9、上下天光岳阳楼记》)

二)诗歌赏析:(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生动地表现了。

11.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诗人向往大自然的美好,甘于做一名逍遥的隐士。

b. 诗人生活在圣明的盛世却无所事事,心中有愧,因此情愿隐居。

c.“欲济无舟楫”表明诗人才华有限,无力走上仕途,故愿隐居。

d. 最后一句,诗人巧妙运用古语,含蓄委婉地流露了希望能通过引荐而走上仕途的愿望。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解释词语。(2分)

(1)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闻。

(2)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作。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14.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2分)

15.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

“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于2) 此数者愈善善: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2分)

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18.“ 此数者愈善”,“数者”具体指3分)

19.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3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 (20分)

恩施民居——吊脚楼。

1.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 a ;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 b ,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2.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3.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作支撑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4.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

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5.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ó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6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7.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20 第一段划线a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b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 图案美 b 和谐美。

c 雄伟美 d 对称美。

21. 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活化石”引号的用法是 (a.引用b.特殊含义

c.着重指出);3――6段是按照顺序说明的。(4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单吊式式吊脚楼的特点是:正屋一边建在实地上,另一边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b.双吊式吊脚楼的特点是: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

c.二屋吊式吊脚楼的特点是:吊起的厢房有上下两层。

d.平地起吊式吊脚楼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平坝上,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使厢房高于正屋。

23.第三,四自然段是从两方面说明吊脚楼特点的。(4分)

24 在第6节划线处补上合适的句子3分)

25.第①段说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26―31题 (28分)

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

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

”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xixu )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

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

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a)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

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

”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

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

”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

“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b)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

“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

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成绩。一 识字写字能力 20分 带些空杯子上路。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 我该带些什么上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 y 了,他仍然不停地往里倒。这时候,青年连忙提醒智者 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送给青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它们上路...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习题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试题。一 知识积累及运用 第1一5题,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壁音,一座构筑人格的大...

初三物理模拟考试卷

2013 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班级姓名座号。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 a 音调 b 响度c 音色 d 振幅。2.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桥在水中形成 倒影b 手在灯光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