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

发布 2024-01-02 15:05:03 阅读 9998

一、填空题(36分,共 9 题,每小题 4 分)

答案:坡度值变坡点位置高程。

答案: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答案:右侧路缘带硬路肩土路肩。

答案: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答案:答案:地貌、地质构造。

答案: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答案:即公路及其路侧的外部特征气候其它车辆的存在不论是法定的还是通过管制设施采取的速度限制。

答案:一定数量的车辆一定的运行速度线形标准载重标准净空标准。

二、名词解释题(10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

答案: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和“经济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的原则,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定出若干坡度线。

答案:所谓定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三、计算题(16分,共 1 题,每小题 16 分)

答案:四、简答题(10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

答案:答:n=ns/n 式中: ns ——设计交通量(辆/h); n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h)。

答案:答: 单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双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较少、地形地物特殊,或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 三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40m的道路; 四幅路用于机动车速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或红线宽度>55m的主干路。

五、问答题(14分,共 2 题,每小题 7 分)

1. 答案:

答:1、路线设计 (1)路线平面设计包括平面线形设计、人工构造物的平面布置、工程占地拆迁处理以及路线平面图绘制等;(2)路线纵断面设计包括纵断拉坡、平纵线形处理、竖曲线设计、设计高程和填挖计算,以及纵断面图绘制等。 2、结构设计解决道路各种人工构造物的具体布设、结构设计与构造尺寸拟定等。

主要为:(1)路基设计(2)路面设计(3)桥涵设计(4)特殊结构物设计(5)沿线设施设计 3、施工图表绘制包括各项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及有关设计**的编制 4、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施工方案拟定、场地布置、施工方法与计划进度安排等。 5、工程预算的编制包括各项工程数量及所需劳力、材料、机具数量与工程造价等。

答: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路线走向方面所要考虑的问题;二是线形设计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答案:如下图所示为五个经济点与汇集点(火车站)间有运输联系,此时可以各个运量的吨数或周转量的吨公里数作为力的大小,把求干线的方向变成求这个汇交力的方向。求合力的方向用**法,先画出力多边形,各边的长度按比例表示运量或周转量的数值,各边的方向平行于相应的运输联系线,力多边形的闭合线即合力r的方向就是干线的方向,同时也可以用行程时间(小时数)作为力的大小,即以货物周转量与设计车速的比值表示,该指标能很好地反映道路网的质量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效果,对快速客货运的道路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六、论述题(14分,共 1 题,每小题 14 分)

答案: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选线时,首先在起、讫点间把经过的城镇、厂矿、农场及风景文物点作为大控制点;在控制点间通过实地视察进一步根据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选择中间控制点,一般较大的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范围以外以及其它必须绕过的障碍物均可作为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无充分理由一般不设转角点。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路线布设要注意支援农业,少占农田,紧密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平原地区新建公路占用一些农田是必要的,但要尽量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

要从路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对支农运输效果、地形条件、工程数量、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使路线既不片面求直而占用大量良田,也不片面强调不占田而使路线弯曲过多,造成行车条件恶化。布线要注意了解灌溉渠道的分布情况,使路线尽可能少和灌溉渠相交,布置在灌溉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者布设在渠道的尾部。当路线和水渠走向基本相同时,可沿渠堤布线,堤路结合,以减少占田和便利灌溉。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的关系。路线穿过城镇居民区时,有直穿和绕行两种方案。路线原则上不宜穿过城镇内部,因为由内部穿过不仅降低过境交通车速,增多交通事故,而且给城镇居民在生产生活上造成干扰。

公路等级越高及其经过的城镇越小,则路线定在城镇外围恰当;但不宜偏离城镇太远,要做到靠城不进城,利民不扰民。联系的支线要既方便运输,又保证安全。对于沟通县、乡、村队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支线公路,经地方向意.也可穿过村镇内部,但要有足够的路基宽度和行车视距,确保交通安全。

4、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平原区河渠湖泊较多,桥涵工程量较大,路线在跨越水道时,无论在平面或纵断面上,都要尽可能不破坏中线的平顺性。大中桥位是路线的控制点,应将路桥综合考虑。

桥位应选在河床稳定、河道顺直、河面较窄、地质良好和两岸地形有利于桥头路线布设的河段,尽可能使桥位中线与洪水主流向正交。不应片面地强调桥位,以至造成路线过分迂回,或过分强调正交桥位,出现桥头急弯,影响行车安全。也不应只顾线形顺直,造成桥位不合适或斜交角度过大,增大工程投资或增加施工难度。

5、注意土壤水文条件,确保路基稳定。平原区土壤水文条件较差,容易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当路线遇到湖泊、水塘和洼地时,一般应绕越通过。

如需穿越,应对其进行调查钻探,了解淤泥深度及基底情况。路线应选在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地方通过,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保证路基稳定。当路线走向与分水岭走向基本一致时,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该处土壤干燥,地下水位低,路基稳定,借土方便,桥涵工程较少,对农田、灌溉沟渠干扰也比较小。

第三次实习心得

预实习心得。见习是一种对自己成长与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同时也是一份怕自己无所适从的焦急。但是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见习了,这种期待已升华为对自己梦想的期待,这种焦急也已经有所淡然。但有一点依然是明确的,即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带着这种心情我来到了 医院开始了我的第三次见习生涯。在消化内科时我每天跟着做基...

份考试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第三次作业

三 问答题 32分,共 4 题,每小题 8 分 1.参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的特点 1 计划的全面性 2 计划的被动性 3 计划的多变性 4 计划的不均衡性。2.参 一般常用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比较法,代替法,差额计算法,平均分析法,比重分析法。2 制定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3 组织精干的...

重庆大学份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第三次作业

一 名词解释题 共10题 总分50分 得分0分 1.建设项目 本题分数 5 分,本题得分 0 分。题目信息 难度 4 正确答案 建设项目是指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的总和。凡属于一个总体设计中分期分批建设的主体工程 水电气 工程 配套或综合利用工程都应合并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