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地理中考试卷

发布 2024-01-06 00:05:05 阅读 8334

2017 中考试卷。

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答案一律填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海陆兼备的国家。据此完成1~4题。

1.(2017福建中考,1,2分)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

a.300万平方千米 b.897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260万平方千米。

2.(2017福建中考,2,2分)首都北京不仅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3.(2017福建中考,3,2分)我国领土最南端为( )

a.曾母暗沙 b.蓬勃暗沙。

c.榆亚暗沙 d.南康暗沙。

4.(2017福建中考,4,2分)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分界线。

6月5日是我国土地日,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完成5~6题。

5.(2017福建中考,5,2分)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6.(2017福建中考,6,2分)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下图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2017福建中考,7,2分)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8.(2017福建中考,8,2分)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下图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2017福建中考,9,2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部地区。

10.(2017福建中考,10,2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知识与人才。

c.自然资源 d.劳动力数量。

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11~12题。

11.(2017福建中考,11,2分)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b. cd.

12.(2017福建中考,12,2分)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元阳县梯田景观**。据此完成13~15题。

13.(2017福建中考,13,2分)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14.(2017福建中考,14,2分)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15.(2017福建中考,15,2分)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市某时段天气周报手机截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2017福建中考,16,2分)根据天气周报,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17.(2017福建中考,17,2分)截图中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成语“粤犬吠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粤地(今南岭以南地区)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据此完成18~19题。

18.(2017福建中考,18,2分)成语中的“粤”现为某省的简称,该省是( )

a.山东省 b.湖南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19.(2017福建中考,19,2分)粤地罕见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 b.临近海洋 c.地处高原 d.深居内陆。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读图完成20~22题。

20.(2017福建中考,20,2分)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21.(2017福建中考,21,2分)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 b.雨水 c.立春 d.霜降。

22.(2017福建中考,22,2分)11月30日正午时分,我国海口市(20n)某学校的旗杆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017年5月28日,斯里兰卡发生特大洪水和山体滑坡,损失重大,中国**提供1500万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下图为斯里兰卡略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2017福建中考,23,2分)斯里兰卡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a.平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

c.高原、盆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高原、盆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

24.(2017福建中考,24,2分)斯里兰卡东、西部地区雨季出现的时间不同,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较大 b.海拔高度相差较大 c.距海远近不同 d.盛行风的季节变化。

25.(2017福建中考,25,2分)此次特大灾害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50分。)

26.(2017福建中考,26,8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山脉),b是河流)。

2) 甲是省,该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省,上述两省之间大宗货物往来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3)甲省东部濒临大洋),该省多火山、**的原因是地处地壳比较活跃。

4)甲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是。

27.(2017福建中考,27,8分)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形部位名称:a是b是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米。

a地位于王庄的方向;若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千米。

右图是沿左图中aa或bb)部面线绘制而成的。

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判断理由是。

28.(2017福建中考,28,8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连云港濒临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平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4)乌鲁木齐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29.(2017福建中考,29,8分)下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理由是。

30.(2017福建中考,30,11分)下列为“金砖国家”的两个成员国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___山脉);该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大多注入___大洋),由此可知该地区地势总体倾斜方向是___

2)b地经纬度是该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

3)巴西位于___大洲),c是___城市);该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___

2024年初中地理中考试卷

2017 中考试卷。地理试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友情提示 答案一律填写到答题卡上。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 海陆兼备的国家。据此完成1 4题。1 2017福建中考,1,2...

2024年初中结业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2015年初中结业考试。地理模拟试卷。读下图回答1 3题。1.归纳由e到f的降水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多 c 多 少 多 d 少 多 少。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受日本海和黄海的影响 受大兴安岭的影响 受小兴安岭的影响 受长白山的影响。a b c d 3.从宏观上看,a b c...

2024年全市初中联考试卷地理地理

7.墨西哥位于 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非洲。8.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 停止使用煤 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 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候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植树造林 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abcd.9.下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