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自由复习回扣提纲

发布 2024-01-06 10:35:12 阅读 1242

(一)自然地理。

1.经纬网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地球侧视图上,自西向东,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在极点俯视图上,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东半球的平分经线是 70°e,西半球的平分经线是 110°w。

经线上纬度相差 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 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 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千米,在其它纬线上经度相差 1°,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cosφ千米(φ为当地纬度) 。

3.什么是晨昏线?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和昏线均是半圆。

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反之由夜进入昼的则是晨线。

位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0 度

基本规律:

极昼极夜圈=90 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极昼极夜圈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

晨昏线与经线圈交角=太阳直射点纬度;

二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特殊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 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的地方时=18 点;

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 点;

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0点或 24 点;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12 点;

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0 点或 24 点。

4.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增大的?为什么?

不是的。因为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至北回归线,在这期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增大的,但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5.某地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且为北纬)

如右图所示,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来自北极星的平行光与地轴平行,图中∠a 和∠b 互余,∠c 和∠d 互余,∠c=∠a,则∠b=∠d,∠b 是当地北极星的高度,∠d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反过来通过测量北极星高度,可以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

6.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北纬的纬度数;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南纬的纬度数。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上为极昼现象,由于北极点所在纬线为一个点,因此可以把一天内的每一时刻均认为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即可以把每一时刻的太阳高度均认为是正午太阳高度,故一天内的太阳高度是相等的,且等于此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h=90°-(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南半球证明同理。

7.正午太阳高度的求算——两地纬度差的余角

太阳高度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作同心圆递减的,距离太阳直射点 90°的球面大圆上太阳高度为 0°,即晨昏圈。正午太阳高度是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求算的。其公式:

h=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

某住宅要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照,提高利用效率,太阳能热水器倾斜面与地面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计算楼间距问题应以冬至日的正午日影为依据进行求算。

8.判断两地间最近航线的方向——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方向

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这时需要讨论, 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 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 (或上空),具体又可以分两种情况:

甲位于乙地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9.太阳高度最大的地区(时候)也是白昼最长的地区(时候)吗?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区白昼并不是最长的, 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北半球任何地区,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由此向南北递减,但只要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都是越往北越长,北极圈内可能出现极昼。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白昼最长的时候,以北半球为例: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每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白昼也是一年中最长的,但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则不同,因为北半球任何地区一年中都是 6 月 22 日白昼最长,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各地太阳直射的时间并不是在 6 月22 日。例如 40°n 每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这一天白昼长度也达一年中最大值,而 10°n 附近,每年四月份和八月份太阳直射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但是白昼长度则是6 月 22 日最长。

10.随着各地纬度的不同,正午的影长变化是怎么样的?

正午影长在太阳直射纬度为 0,然后南北递增,离太阳直射纬度越远其影长越长。

11.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昼夜长短的变化: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反之。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出,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反之。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①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2.如何计算昼夜长短?

已知条件不同,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不同,如: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刻计算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或(日落时间-12)*2;夜长=(24-日落时间)*2 或日出时间*2。

根据昼弧、 夜弧所跨经度的度数计算昼夜长短: 15°经度=1 小时 1°经度=4 分钟。

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 度的昼长是 15 小时,那么南纬 40 度的地区夜长为 15 小时。

同一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正好相反。

13.南北半球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是怎样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极昼极夜时除外) 。

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1)正午日影的朝向:①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南边照射过来,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北。

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北边照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南。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一年中有时候太阳从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北;有时候太阳从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南。④极点:北极点为极昼时,太阳永远从南方照射过来,日影也永远朝向南方;南极点为极昼时正好相反,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2)正午日影的长短:①直射时,正午日影为零。②极夜时,没有日影。

③其他时间,正午日影的长短随正午太阳高度而变化。距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正午日影越短;反之,距直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低,正午日影越长。

14.日界线问题

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自然界线:即地方时 0 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地方时 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地方时 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实际中的日界线并不与 180°经线完全重合,而发生了弯曲。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 180°经线地方时为 0 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当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 12点时,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相等; 当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点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

地球上“今天”(若把全球分为今日与昨日两天)所占比例等于(180°经线地方时/24)

15.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一定早看到日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例如,当60°e 的地方时是9 点时,61°e 的地方时为 9点 04 分,75°e 地方时为 10 点整。

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

16. “夏至日,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先到了六点),同一经线上的南边后日出(后到六点)。 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南边后日出是对的,但不能说北边先日出就先到了六点,问题是出在对地方时的内容还掌握不牢。同一经线上的时间(也就是地方时)一定是相同的,在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也就是越北)昼越长,日出就越早,假如南边是六点日出,北边就一定比六点早,即可能是五点三十分就已经日出了。

17.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怎么解释?

地球是一个固体球,旋转时,整体同步旋转,各个地点在同一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极点因为在自转的轴心线上,没有转过任何角度,因而没有角速度。

2019届高三地理练习

一 选择题。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 图1 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 图2 回答1 2题。1 图1中p点的纬度,图2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 60 1月 b 30 1月 c 60 7月 d 30 7月。2 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p q之间风带名称和风向分别是 a 极地东风带...

2019届高三地理复习测试卷 洋流

4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 选择题。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 单位 读图回答1 2题。1 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abcd 2 图示地区的洋流为 a 日本暖流b 秘鲁寒流。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该区域位于120 w 30 n 40 n附近,应该是北...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 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南非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海拔1087 米耸立于高而多岩石的开普半岛北端,可俯瞰开普敦市和桌湾。图1示意开普敦位置及某野外。地质考察队在考察南非桌山过程中拍摄的相片,读图回答1 3题。1 南非桌山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沉积作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