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发布 2024-01-06 11:05:13 阅读 7484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模块6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对立的关系 b、统一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矛盾的关系

2、在“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中,与a、b、c、 d 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 (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造林和废物利用。

a.a①、b②、c③、d④

b.a①、b②、c④、d③

c.a②、b①、c③、d④

d.a②、b①、c④、d③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4。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5.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6.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大气的对流运动。

7.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bcd、②③

8、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9、 下列符合环境道德的行为有( )

a 讲卫生,大量使用各种清洁剂 b 善待自然,植树造林。

c 贴近自然,露天烧烤d 提高品位,购买珍惜木材用具。

10.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 b.环境发展的必然

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1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 )的矛盾。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12.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要想富,上山去砍树b.讲卫生,用一次性饭盒。

c.过日子,多子多孙多福寿d.到市场买菜,自备菜篮子。

1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危害的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14.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 )

.让下一代人去解决这个矛盾 b.走可待续发展的道路

.发展科技,以便更多地开采资源 d.为保护环境,必须取缔污染企业。

15.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

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不存在环境问题。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垦、 过伐、 过牧造成。

16.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

a.富营养化 b.湖泊白酸化 c.有毒物质污染 d.湖泊氧化。

17.控制水体污染的关键是 (

a.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b.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

c.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 d.**废水中的物质。

18.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有( )

a.侵占土地,污染土壤b.污染水体,污染大气。

c.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卫生 d.以上都对。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5%左右。据此完成19——21题。

19、.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c、光化学烟雾事件 d、水体污染。

20、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煤产生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

d、燃煤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

21、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重庆 d、江汉平原地区。

22.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

23.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2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地热 d.油页岩。

25.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26.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

a.种粮食**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

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

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

d.这些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

27.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b.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

c.砍伐森林——酸雨d.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

28.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竭泽而渔,焚薮而。

29、下列关于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中,能强制性地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

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是。

a.经济手段b.技术手段

c.法律和行政干预d.宣传教育手段。

30、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 )

在作物栽种时过多使用农药用带有毒素的水浇灌作物。

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不注意食品的包装。

ab c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根据世界石油、天然气分布情况回答下列:(20分)

世界主要的油田集中在两个地带,在东半球,从经___到在西半球,从经。

和到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___和___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

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三大。

盆地及盆地。

3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圈层ⅰ代表圈层ⅱ代表。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 __和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

作用。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___速度,或者向环境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

会出现环境问题。

3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4分 )。

a 风力作用为主b 流水作用为主。

c 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c 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是什么?(6 分 )

4)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6分)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2013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目前多数湖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湖 正是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工程之一。读图1,回答1 3题 1 图中三个湖泊依次是 a 太湖 巢湖 滇池b 滇池 太湖 巢湖。c 巢湖 太湖 滇池d 滇池 巢湖 太湖。2 图中三大湿地目前污染严重,其污染...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如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1 2题 1 省内有我国著名的铜矿和钨矿的是。a b c d 2 省内有著名的 雾凇 气象奇观的是。a b c d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 带季风...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高二教学质量抽测试题。地理2015.4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分 两卷,时间为100分钟。2 请把卷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 请把卷 综合题答案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卷 选择题 60分。1.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