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九年级地理专题五地理与生活

发布 2024-01-06 14:05:04 阅读 7967

1.2024年1月,南方遭受了50年未遇的东雨灾害,下列是冻雨符号的( )

2.以下天气与其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的组合,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霜冰 b.台风—洪灾 c.沙尘暴—大气污染 d.梅雨—低温。

3.下列四城市中,正午时人的影子有可能朝南的是( )

a.北京 b.济南 c.海口 d.乌鲁木齐。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习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和27℃,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回答4~5题。

4.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a.6℃ b.11c.17℃ d.12℃

5.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14点 b.12点 c.2点 d.6点。

6.假设要建一座门窗都朝北的房屋,那么应建在( )

a.南极点 b.北极点 c.北回归线 d.赤道。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7~8题。

7.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四村庄有可能。

被淹没的是( )

abcd.④

8.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c.乙河水流向西北 d.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9.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入城市,必然造成( )

a.滥伐森林来获得木材和燃料 b.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c.固体废充物污染严重d.交通阻塞,住房拥挤,绿化面积少。

10.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 )

a.甲嘴兽、考拉 b.袋鼠、考拉 c.鸸鹋、甲嘴兽 d.袋鼠、鸸鹋。

11.为了采光好,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房子门窗多朝哪个方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2.澳大利亚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是(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读某国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b.①河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c.东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大 d.煤、铁、石油资源均丰富。

14.**到2024年,a市人口将达到2000万,城市迅速膨胀将给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下列哪项措施是解决该市“城市病”的可行办法( )

a.发展迁移农业,提高粮食产量 b.减少城市职能,控制发展规模。

c.扩大重工业规模,减小就业压力 d.将人口由东南沿海迁往北部平原。

15.2024年2月26日上午,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后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启程回国,于3月28日抵达上海,完成15~16题科考队沿途经过了几个热量带(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南极考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

①烈风夹着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水阴沉,随地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可能会遭到熊的袭击。

abcd.②③

17.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棉袄衣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a.日平均气温高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年平均气温低。

18.寒假期间,张红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凉爽的夏装。张红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19.在下面四幅民居图中,能反映干旱地区或半干旱地区的是( )

abcd.①④

20.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雨热同期,有利于动植物生长 b.地形复杂多样。

c.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 d.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

21.在你见到的下列水果中,产于该省的是( )

a.荔枝 b.苹果 c.哈密瓜 d.梨子。

22.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生产技术。

23.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少、光照强、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d.晴天多,云量少,有利于作物生长。

24.右为“青海省部分地区图”。与上海、天津相比,这里作为毛纺织工业区的发展优势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c.靠近原料产地。

d.交通便利。

25.以下戏曲文化与其所在省区简边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粤剧—琼b.湘剧—滇c.豫剧—川d.陇剧—甘。

五一”**周期间,王蒙同学在威海街头看到一辆车牌号为“豫a36481”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完成39~40题。

26.这辆大巴车来自( )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安徽省 d.山西省。

27.该车由所在地走最近的路线驶往威海的途中,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广阔的平原上,成片的麦田一望无际。

b.连绵的雪山脚下,警觉的羚羊举头四望。

c.辽阔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高梁,小松鼠在白桦林间窜来窜去。

d.地下水从坎儿井中汩汩流出,几个维吾尔族少女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

2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29.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里的“海峡”指的是( )

a.琼洲 b.台湾海峡 c.朝鲜海峡 d.津轻海峡。

30.某企业家计划投资—茶叶种植园,他列出了以下四个地区,你帮他参考一下,哪个地方比较合适( )

a.长白山地 b.南疆 c.东南丘陵 d.河套平原。

31.暑假,玲玲和爸爸准备到新疆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没有必要的是( )

a.“那里雨水多,把雨具带上b.“白天阳光强烈,多带些防晒霜。”

c.“要是口渴,可多买些哈密瓜d.“骑骆驼时要注意安全。”

32.家住长江的小红,暑假准备乘火车去北京姑姑家玩,她最好选择哪条铁路线( )

a.湘黔线 b.京哈线 c.京广线 d.京包线。

33.“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话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有凌汛 d.汛期短。

34.读欧洲西部地区图甲和印度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①是___海,它通过苏伊士运河与红。

海相通。乙图中的②是___城市(填名称),它。

是印度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2)在甲图中的a地区,当地居民餐桌上常见牛排、奶。

油、奶酪等食品;在乙图中的b地区,当地人以米饭为主。

食,试从当地农业生产部门的特点说明两地区饮食差异的原因。

a地区。b地区。

3)小强暑假要到欧洲西部旅游,打算**斗牛比赛、享受阳光沙滩,你认为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国家。

a.英国 b.西班牙 c.挪威 d.荷兰。

4)对印度的农业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试分析原因。

35.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请将图中的**。

a、b、c、d对号入座。北方地区___南方地区___西北地区___青藏地区___

2)确定c地区与其他三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3)下列省区位于d区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浙江 ④江西 ⑤山西 ⑥宁夏。

4)图中流经了三大区域的河流是___河,该河曾被称为“一石水,六斗泥”。这些泥主要来自要减少它的“泥”量,根本措施是。

5)近几年来,b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其沙尘的一部分来自区。

6)“西气东输”是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这一工程计划把a区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7)如果让你在a、c、d三个区域中,根据其气候特征,选择种植四种农作物(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

8)将图中地理事物所属的地理区域填在横线上。

如a、青藏地区 bcd

专题四气候(二) (参***)

1.(1)丁甲 (2)乙丙 (3)丙热带季风 (4)乙。

2.(1)⑧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势高 (3)bc (4)c

3.(1)甲—c 热带沙漠气候乙—a 热带雨林气候丙—b 热带草原气候。

(2)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d处以高原为主,地势高。

2024年地理高考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专题复习。知识体系。一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考查多从区域图 等高线图 气候资料统计图和文字材料等切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解决问题等能力。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位补给 气候流域内水库 湖泊的调蓄。1 以雨水补给...

2024年第九周地理周练

地理 2015届2014年10月26日周练。一 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1月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四幅图的等压距均为2.5 hpa。读图,回答1 2题。1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bcd.2 形成图中雨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反气旋 d...

2024年地理专题练习 等高线图

一 单项选择题。下右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 2题。1.经过甲 乙 丙 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2.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3 4题。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集水线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