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发布 2024-01-06 18:00:08 阅读 2957

北陈集中学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试卷(10周)

制卷人:陈海浪审核人:范进春。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中的( )

.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③

5.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6.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一点点都没有熔化。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3) b.(2)(4) c.(3)(4) d.(1)(2)

8.“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和“你”成双b. “我”和“你的影子”成双。

c.“我”和月光下地面上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

9. 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

10.冰的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11.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80℃的酒精是液态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12.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所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和___

3.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4.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 属于升华的是___其中②、③是_ _过程。(选填“放热”或“吸热”)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5.如图甲、乙分别是“**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根据**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

6.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 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m.

7.“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成蒸气,并__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__成液体,并放出热量。

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8.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三、实验**题(共47分)

1.(8分)下表是某同学**某种物质的温度变化规律时的实验数据,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态,在第3.5min时态,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该过程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 (选填“熔化”或“凝固”).

2.(11分)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3.(10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

是oc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3.(12分)如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关系。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 。

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关系。

4.(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

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

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色光叠合而成的。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总分 100分 完卷时间 90分钟 成绩。一 填空题 32分 1 一切物体的时候,总保持和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2 如图重为100牛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是 并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受到的力的图示。3 拳重运动员用2000牛的力将1600牛的杠铃举过头顶,这时杠铃...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 8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 12.38cmb 12.365cm c 12.36cm d 12.37cm 2 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 钳工...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试题。一 选择题。1 一只苹果的质量是。a 0.015千克 b 0.15千克 c 1.5千克 d 15千克。2 一铁钉在下列的几种情况下,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 铁块加热后被轧成薄片,b 带上月球。c铁块熔化铸成铁锅。d锉成圆柱体。3 质量是1500 毫克的物体可能是。a 一粒沙子 b 一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