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讲义

发布 2024-01-10 13:40:05 阅读 3660

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简介。

第二部分: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第三部分:相关激励政策。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规则。

第五部分:工作初步成效。

第六部分:几点工作体会。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简介。

一、(讲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简介。

第二部分: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第三部分:相关激励政策。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规则。

第五部分:工作初步成效。

第六部分:几点工作体会。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简介。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冶金、机械、煤矿等领域率先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先后推行了设备设施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行为标准化。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的提高,特别是在上世纪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入我国,风险管理的方法逐渐被部分企业所接受,从此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为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行为动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标准化等方面。

总结发达****生产绩效优良企业的经验、回顾国内外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历程,结合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需求,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的创新,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经阶段。

2、目的、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实意义:

a、企业数量多,监管需求大,采取分级监管的必要性;

b、推进企业法制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安全条件和提高科技支持贡献率,产生综合、系统合力作用。

c、创新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不排除企业特色管理。

1. 是实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

2. 是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3. 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

4. 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

5. 是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6.有助于实现对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

7.有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三、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满足职工安全健康、文明生产的愿望。

☆ 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天候。

☆ 人、机、环境、管理。

☆ 体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

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 体现“风险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

4、内涵。1.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是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工作质量和绩效关系到企业全体的安危兴衰,“正人先正己”,必须首先使其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做出表率。

2. 生产班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基层细胞,保持班组安全、有序、文明、健康的活动,整个车间才能生机勃勃,因而班组必须要有安全工作标准。

3.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场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其作业现场和操作程序等,均可采用预先设定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来加以控制。

4. 通过开展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班组、作业现场三个方面的安全达标活动,逐步实现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5. 以上各项工作的安全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达到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6. 通过安全达标活动,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生命安全、职业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保护企业财产不因事故遭受损失。

7. 通过达标活动,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推动社区安全文明建设,实现国泰民安、安全发展!促进全社会经济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5、原则。1. ****监管部门引导、企业自愿、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2.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按照****监管总局“协会组织、机构评审、**公告”的原则,负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等服务工作;

实施主体是企业

监管主体是安监部门

服务主体是中介机构。

3.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范、标准》已经或将以安全生产标准(aq)的形式来发布的,我国《标准化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第十四条规定: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范、标准》就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性法规(aq) ,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无论企业是否自愿申请考评。

企业自愿申请考评标准强制执行。

6、目标。实施标准化系统的最终目标。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创造最佳竞争环境创造最优工作条件。

降低社会风险降低工作风险消除管理缺陷。

7、核心内容。

主要内容: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13个方面。

建立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之上,涉及企业的所用人员、作业和活动。

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 作业现场标准化;行为动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8、创建步骤与内容。

安全标准化系统:1、策划 2、实施与运行 3、检查与评审 4、评审与改进。

1)策划。1. 各类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理解和掌握《考评标准》的要求和内涵。

2. 依据《考评标准》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职能分解。

3. 成立考评领导小组,提供人力、物资资源。

4. 全面开展排查,摸清企业现状。

5. 在查清企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确认目标,即确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等级目标。

二)实施与运行。

1. 依据确认的目标,针对排查的问题,确定整改计划。

2. 加强领导,落实并实施整改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三)检查与评审。

1. 成立考评组,提供资源保障,做好自评准备。

2. 企业自评,编写自评报告。

3. 向考评机构申请考评或复评。

四)评审改进。

1.所建立的标准化体系的适宜性。

2.控制事故,持续实施体系框架内标准要求的内容。

——证书保持。

3.不断完善,提高水平,降低事故。

——证书升级。

9、注意事项。

一是要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安全监管部门强制推动的一项工作。

二是要注重与企业的生产特点相适应。

企业要立足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合理评定企业的安全状况,突出抓住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集中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的确立考评目标。

第二部分: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1. ***2024年1月9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决定》明确指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生产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2.《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总局(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导则》(aq2007—2006);

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aq 2007.2 );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 充分认识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省 市 县 都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实施企业安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 充分认识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省 市 县 都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实施企业安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

1 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控制目标。确保施工安全,无 事故,并达到 市安全文明工地 标准要求。严格贯彻执行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令2003第393号 和相关法律 法规精神,加强安全 文明施工的监理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工地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的要求。认真审查施工方案 安全设施及措施符合规定,督促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