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高考语文试题看全国卷与山东卷的不同

发布 2024-01-14 21:40:14 阅读 8546

从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看全国卷与山东卷的不同。

高三语文组葛三元。

从2024年到2024年,山东省单独命制高考语文试题共13年,谨小慎微,维稳求稳,最终平稳收官。但全国卷这些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两份试卷从最初分别时的“一母同胞”,到现在已是“形同陌路”。下面,我从试卷结构、具体题型设置以及命题特色三个方面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试卷结构。

山东卷:共23题。第ⅰ卷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11题,10个简答(主观题,包括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1个写作题。

2024年山东卷总字数为,提供的答案量为,学生书写约。

全国卷:共22题,包含四个部分。一是现代文阅读三篇9题(5个单选,1个多选,3个简答),二是古诗文阅读两篇7题(3个单选,1个多选,含默写3个简答),三是语言文字运用5题(3个单选,2个简答),四是写作1题。

合计:13个选择题(2个多选题,分值5),8个简答,1个写作。2024年全国卷总字数约为,提供的答案量约为,学生书写约。

综述:全国卷题型、覆盖内容更为全面,选择题分值高(更有区分度,更重要了),书写量少了(思考时间充裕了)。

二、题型与分值。

1. 语言文字运用。

山东卷8题,27分。含5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

全国卷5题,20分。含3个选择题,2个简答题。

就内容来说,近几年全国卷没有设题直接考查字音、字形和近义词辨析,只是考查成语和病句。语言的连贯题近几年反复考查,也经常出现新的题型。

2. 古代诗文阅读

山东卷7题,36分。含4个选择题,3个笔答题。

全国卷7题,35分。含4个选择题,3个笔答题。

表面上区别不大,就内容来说,都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但全国卷文言文不直接考实词、虚词,考查文化常识;诗歌鉴赏每个题分值加大,在全卷所占比重加大。

名句名篇默写,全国卷分值少1分,为5分;在推荐篇目上要比山东卷考试范围小,山东范围是初高中90篇,全国卷范围是初高中76篇。考查形式均为理解性默写。

3.现代文阅读。

山东卷7题,27分。含3个选择题,4个笔答题。

全国卷9题,35分。含6个选择题,3个笔答题。

就内容来说,一般论述类文本考查设题与分值全国与山东基本没有区别。大阅读方面全国卷是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为必考项,而山东是选考一项。山东卷大阅读4题均为笔答题,共18分。

全国卷大阅读6题含有3个选择题, 26分,比山东卷高出8分。

4.写作。全国卷与山东卷相比,作文的考查形式和分值一样。材料选择上,全国卷直击现实热点,中国关键词、高考等,既是国家大事,又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而今年山东卷作文也摆脱了这几年命题材料“文艺小清新”形象,取材着眼于现实,关注了当下民众的阅读状态。

综述: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方面题量、分值较少;古诗文不重咬文嚼字,注重“观其大略”,注重传统文化知识,鉴赏分值加大。现代文有选择题(而且是多项选择),覆盖全面,分值提高。

三、全国卷命题特色:

1.鲜明的时代感,要求学生俯身埋头苦读,抬头胸怀天下。

全国三套试题,均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其中全国i卷写作题“中国关键词”最为典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该题接地气、有生气,立意高远又力避空泛。“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又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指令更容易激发考生的个人表现欲。又如气候正义、央视纪录频道、垃圾分类、留住乡愁、中国博物馆现状调查、我看高考等阅读、写作材料均不避热点,直击现实,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也要求我们的考生俯身埋头苦读,抬头胸怀天下。

2. 设题不走寻常路,要求学生内修学科素养,灵活应对问题。

先看山东卷近三年高考阅读题的一个问题设计:

2015山东卷(散文)19.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16山东卷(**)19. **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2017山东卷(**)19. 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这样设题容易让学生生搬硬套一些答题模式,平时老师与学生都喜欢一些所谓的答题套路,看到问题上的什么字眼,就去从几个方面作答,即便不懂文章,也能耍个花拳绣腿唬人。而全国卷偏重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考查,赏析语句的精妙之处,布局谋篇的好处,结尾的艺术效果,设题灵活而不机械,有效避免了学生去背套路的做法。在语言表达题目上,今年出现了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的考查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面对2024年的全国卷,我们的备考思想与策略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

一是舍技而求道。全国卷中单纯的识记方面的知识、常规的语言表达题型已经越来越少,靠反复训练而形成的“技术活”越来越无用武之地。语文的教与学,要对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标点符号、文言虚词等内容适当降低要求,应该回归阅读本身,在读中理解含义,品味语言,鉴赏艺术技巧。

古诗文阅读理解更注重识大体、晓大意,名句名篇备考负担有所减轻;现代文阅读要求也相应更高更灵活了。

二是立足课本与课堂,面向课外大社会。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语文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样,在面对取材于现实的一些任务驱动型写作时,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无米下锅。

从近三年全国卷试题看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作者 蒲尚文。课外语文 下 2017年第06期。摘要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选材 设题等的比较分析,概括试题总体特点 从题型比较中找出其变化 思考命题思路。建议重视对高考真题和考纲的研究,提高复习针对性。关键词 高考 语文全国卷 题型分析 复习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每年的...

从2019高考谈全国卷语文命题趋势

1纯技巧纯套路?做不好这张高考卷。2选考阅读变必选作文侧重有改变。用一句话概括今年全国 卷的趋势,那就是我学会了那么多技巧套路,可是还是做不好这张高考试卷。首先,第一个变化是一篇二选一的阅读,现在两道题都变成了必选。很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肯定用老师教的,这两种题你就选一种来答,有的人专门念文学类,有...

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全国卷2019年高考语文6月7日上午结束,以下是查字典高三语文频道小编搜集整理的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希望可以给您提供参考帮助!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卷 阅读题 和第 卷 表达题 两部分。第 卷1至8页,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