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人文地理 带详细解析

发布 2024-01-16 00:30:12 阅读 4577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

人文地理。一) 人口与环境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43.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

由图2可知。

10年上海卷地理)

(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9、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答案:b10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赍繇丰富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d10年海南卷地理)

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b.②④

c.④②d.①②

【答案】b10年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

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答案:15a 16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1特点。

第15题,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

第16题,从图中可以丙城市90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5题)

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

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解析:纵观通篇11道地理选择题,因为缺少了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可能给学生造成困难最大的就是第4题。文科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两个年代时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但答题要讲究技巧,也就是猜也要有根据,不是完全的瞎猜,要尽量去揣摩出题人的心理。该题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出题人想要考生重视地理的文理综合性,所以一定要把出题人给的数据用上,关键要注意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为18~65周岁,且该国是从2001年开始控制新生人口,所以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较多,要过18年后才全部成长为劳动力人口,所以要到2019年该国的人口负担最轻,同样道理这批人65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这时,也就是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第5题,估计得分率会很低,学生有太多其它的选择,选a,选d,都有理由,很少人会选b吧。

我也没有猜透出题人的意图,此题想说明什么?问题设置中的关键词是“最先”,这个词一定是别有用意的。出生人口的减少没有使劳动力的数量马上减少,而是依然上升,性别构成不受出生率影响,年龄构成就是固定的18~65岁,看来这些都不是答案。

为什么最先影响的就是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呢?还需要专家的指点。有些同学一上来,地理前5道题,全部错误,只能说我很同情他们。

文综的杀伤力真的很强啊!

10年福建卷文综第9题)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

9.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答案】9.c

解析。9.考查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由于东部、南部地区分农业发达,使得大量人口向东部、南部地区迁移导致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密集。所以选c。

10年重庆卷文综第1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答案】解析】

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选b。

10年重庆卷文综第2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答案】解析】

2.考查区域地理概况。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日本严重缺乏能源。选b。

二)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a. 聚落的形成。

b. 城市与城市化。

10年上海卷文综)

17.全球第六家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与之密切相关的区位优势是( )

气候适宜②科研力量强 ③消费市场大 ④交通便捷。

a.①②b.①②c.①③d.②③

答案:c 10年上海卷地理)

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答案:b2.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答案:c10年海南卷地理)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1~13题。

1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 d.居民人口密度。

答案】c1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 km

答案】a1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d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b)

b.【城乡规划】图l9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l9a到19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 和4分)

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2分)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 ▲ ab、ac、ad)方向最快。(2分)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2分)

解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

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

2)交通运输。

3)ac 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3-14题)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l3~l4题。

13.曲线①、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4.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13c 14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功能分区的变化和特点。

第13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1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题)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地理。1 选择题。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6题 图2示意的甲 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6.比较甲 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地理。1 选择题。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6题 图2示意的甲 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6.比较甲 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地理。1 选择题。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6题 图2示意的甲 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6.比较甲 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