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III逐题详解

发布 2024-01-16 12:20:03 阅读 4462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骨-股,笼-龙,试-拭)

2、b(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

创制拟订。“制订”是指拟议和创制的过程,不一定是定案;“制定”是指将拟议和创制的东西加以确定,使成为定案。振奋:

(精神)振作奋发。震撼:震动;摇撼。

推迟:把预定时间向后挪动。延迟:

延缓)3、c(a独树一帜:树:立;帜:

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c当仁不让:

当:面对。仁:

正义的事。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d叹为观止: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a(b“李明德同志”“被评为”“单位”,搭配不当。c删去“时”。d“羞辱”“自己的不满”,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5.b(注意“惟一的特权”)6a(并非“首次”,“曾于1996年交过一次手”)

7.d(参见最后一句)

三、(9分,每小题3分)

8.b(的;句中助词。a他们的c于是d用)

9.d10.c(“主动要求去探听”错,是“尝出,适”)

补充注释:1、深厚:深,甚,很。

厚,厚道。2、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

3、掾(yùan):古代属官的通称。4、臧;通“赃”。

5、案验:查明案情,以定其罪。奔命:

急奔前方的军队。(王宏斌)

四(23分)

11.(10分)

(1)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

12.(8分)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3.(5分)(只给一题评分。)

(1)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会须一饮三百杯。

(2)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天涯若比邻/儿女共沾巾/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22分)

14.(4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15.(6分)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16.(4分)①文章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采用了“乍读……”再读……”反复吟味……”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②“读”、“吟味”等词语表明张家界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17.(8分)(1)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2)①“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或“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或“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等。②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六、(15分)

18.(3分)③①

19.(6分)(1)恭候光临(2)指正(指教、赐教)

20.(6分)答案示例:(1)天上最美丽的是彩虹,人间最可贵的是友谊。(2)生命之泉源源长流,友谊之花永不凋零。

(3)友谊之种遍地播,友谊之花遍地开。(4)友谊之花,需要温心去照顾;友谊之果,需要理解去充实。(5)真情花,花开千朵表坦诚;友谊树,万年长青显真淳。

(6)手拉手面对挫折,肩并肩开创未来。或:长青的树叶不凋零,真挚的友谊不改变。

(7)美丽花朵花谢花又开,真挚友谊一去不再来。(8)友谊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友谊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2019全国卷III作文题 忘记与铭记

一考生 席慕容说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 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 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

2019全国卷2答案详解

全国卷2答案详解。一 现代文阅读。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社会科学类 1 a 解析 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 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 被数据化 人成为数据的表征 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 于文无据,第二段只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d项,原文第四段说 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

2019全国卷2答案详解

全国卷2答案详解。一 现代文阅读。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社会科学类 1 a 解析 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 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 被数据化 人成为数据的表征 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 于文无据,第二段只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d项,原文第四段说 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