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 分析

发布 2024-01-16 15:30:05 阅读 4530

2024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对这幅图,你应该有两个步骤的分析。

第一步:上面,100分(表示满分吧)脸上有吻痕(表示得到奖励),55分(表示不及格)脸上有巴掌印(表示被惩罚)。

很简单,很自然!

无异议。第二步:

下面,颠倒过来了:

得了98分的学霸被打了,因为退步2分;得了61分的学渣被奖励了,因为涨了6分,及格了。

上下两幅图合起来看,整个漫画可总结出两个思路:

第一个是教育:分数提高就换来奖励,退步就是惩罚,这样的教育正确么?行得通么?

第二个是评价标准:评价的应该是绝对分数,还是进步与退步?哪一个公平?

这两个思路,每一个都可以选择赞同或者反对,皆可立论,只要你言之有理。

尺子。(1)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2)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3)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

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4)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

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5)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

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6)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篇范文《尺子》。

题目“尺子”,简洁、形象。

简洁,不用解释;

形象,尺子是用来量长短、测高度的。漫画中,就有这样的“测量”,结果是有人先被打然后被奖励,另一个人先被奖励后被打。

文末的这一句话: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还有“星星之火,势必燎原……”

这些,与“尺子”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说明漫画内容,引出一般人的看法:

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稳!第二段,一开头就提出对一般人看法的质疑: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然后引用每个家庭中都会有的例子:老做饭的妈妈,一次没做就被批评;总不干活的爸爸,做一次就被表扬。

这例子,真家常,真亲切,真有说服力!

第二段开头这一“转”,圆**如,很见功力。

第三段,由家庭进而说到单位——几乎相同的情况:做事的被挑剔、挨批评,不干活的名利双收。

这种情况对于上班族简直“司空见惯”,你们可能也听过父母类似的吐槽,可见这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段末谈到危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老练!第四段,举例大嫂舍粥的事例:常年舍粥,一碗粥里被吃出一粒沙子,就被泼粥、指责。

很自然地,作者在段末写道:“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同感!第。

二、三、四段都在举例,从小到大:家庭—单位—社会。

看似无意,实则精心安排。

第二段,段首由一“转”引出事例;

第。三、四段,则在段末简评一番。

只是,第五段这个事例,似乎未见得合适吧?

大家如何看?

最后一段,是说理,也是抒情。

语言,表现为“一种有组织的形式”。

比如: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苛责自我,宽厚待人”

我想,你不会认为这是随手而写的吧。

全国卷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

新东方 高考网整理了全国卷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帮助广大考生整理历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充分了解命题趋势及考点。更多高考试题 高 解析请关注新东方 高考网。全国卷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

202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

2017年全国 卷高考作文题目。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六月艳阳天,高考如期至。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平稳保心态,从容应对答。坚持得胜利,金榜必题名!高考频道带来 2017年全国 卷高考作文题目 祝你高考大捷!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 中国关键词 有 一带一路 大熊猫 广场舞 中...

2024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导读 本文。高考拼的是我心永恒的信念,走的是玩平衡木的心态!高考栏目为你整理了 2017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高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3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