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发布 2024-01-19 06:50:08 阅读 2307

福建省三明金叶复烤****。

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

王声华。第一部分安全生产。

1、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一个词。就汉语辞典的解释,安全就是平安无损。安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通俗来讲,福建省三明金叶复烤****。

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

王声华。第一部分安全生产。

1、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一个词。就汉语辞典的解释,安全就是平安无损。安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通俗来讲,安全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设备、财产不受到伤害。

2)从本质上来讲,安全就是预知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

2、什么是安全生产,它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包括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矿山、农林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人身和财产设备的安全,还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航运、民航安全,水利、电力安全,工业、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如特种设备、建筑产品、劳动保护用品、安全仪器仪表、电气产品等的质量安全)等。总之,国家、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围绕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叫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3、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概括地说,劳动保护就是对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劳动保护的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

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为《安全生产法》)第3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今年元月在***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将安全生产方针多加了“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人们经过无数**事故得出的血泪教训,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与时俱进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已经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指导原则,所有企业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首先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与生产相比较,安全是重要的。因此,要先安全后生产,也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总的要求。

安全第一”体现了人民对安全生产的一种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生命观。它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人们对人类自我生命的价值观。

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生产活动中,应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层面,协调观,即生产与安全的协调观。

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其前提是该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正常”既是基础,又是前提。从生产系统来说,保证系统正常就是保证系统安全,安全就是保证生产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如果基础和前提条件不保证,就谈不上有效运转。

因此,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预防为主”是指安全工作应放做在生产活动之前,并贯彻始终。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事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措施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因此,必须在从事生产活动之前,充分认识、分析和评价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事先采取一切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以“安全第一”的原则,处理生产过程**现的安全与安全的矛盾,保证生产活动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

预防为主”体现了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方**。事故是由隐患转化为危险,再由危险转化而成。因此,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危险是隐患转化为事故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要避免事故,就要控制这种“转化”,严格说,是控制转化的条件。那么,什么时候控制最有效?事故有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事故形成的初始阶段,力量小,发展速度慢,这个时候消灭该隐患所花费的精力最少,成本最低。

根据这个规律,消除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隐患,控制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条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应把预防方法作为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

5、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应该如何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要求我们在生产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

要把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生产的安全,即生活必须安全,也只有安全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地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

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中安全与生产对立统一的关系,克服思想的片面性。安全与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会妨碍生产的顺利进行,当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采取措施时,有时会影响生产进度,会增加生产成本费用上的开支。

这种矛盾通过正确处理又是统一的,生产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通过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以转化为安全生产。劳动条件改善了,劳动生产率将会大大提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6、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什么?

依据我国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国家依法监督管理、群众监督检查、劳动者遵章守纪”(**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它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强调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在安全管理体制中,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放在首位,这说明党和国家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脚点放在生产经营单位,而生产经营单位又是职工的工作场所。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基本权益不受伤害,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等,只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才能实现。

因此,安全管理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为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真正落到实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工作,这样才能达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具体说,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生产经营单位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片面地理解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经营自主权,将劳动安全卫生与生产经营单位效益对立起来,而应在一切经营活动中自觉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还应负责提供符合****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生产设施,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对从事危险物品管理和操作的人员都要严格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的另一层含义是, 生产经营单位作为独立的法人团体,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事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所以,生产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为职工的生产活动提供全面的安全卫生保障。

国家依法监督管理。

即国家法规授权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事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劳动安全健康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罚,如下达监察意见通知书、行政处罚意见书,作出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的决定,必要时,可提请当地人民**或行业主管部门关闭企业。国家依法监督管理是一种带有国家强制性的监督,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教案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题 1安全生产的内涵。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安全生产的定义及其内容,以及安全生产的意义及方针,根据安全生产的工作实践,知道在生产中应抓好的工作,消除事故隐患,才是对每个工人负责的态度。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安全生产的方针 任务 要求 难点 安全生产与几个概念的区别。授课...

安全生产管理 环保 消防基础知识

3 三规三制 内容是什么?答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操作规程 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岗位责任制 岗位交 制 岗位经济责任制。4 三反活动 内容是什么 答 反违章 反违纪 反事故。5 四不放过 内容是什么?答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责任者没有受...

生产调度基础知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章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一 生产调度基础知识。煤矿调度工作概述。调度室就是一个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机构,把企业各个业务部门 各个生产环节组织和协调起来,综合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中的矛盾和薄弱环节,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过程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调度工作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