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发布 2024-01-20 16:10:08 阅读 2074

洛阳理工学院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卷(b)

适用班级:z140151~54 考试日期时间。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型球磨机研磨体的平均球径一般比大型磨机: (b )

、大 b、小一样。

2、下列原料中,从易磨性、易烧性方面考虑,更有利于水泥熟料生产的是: (b )

a、石灰石 b、泥灰岩 c、贝壳。

3、d-d分解炉采用缩口结构主要是为了产生:( b )

、悬浮效应 b、喷腾效应 c、旋风效应。

4、熟料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吸热最多的过程是( b )

a液相条件下形成c3s b 碳酸盐分解 c 固相反应 d

5、辊压机的工作原理是:( c )

、高压冲击 b、低压挤压 c、高压挤压。

6、锤式破碎机的破碎方式主要为(a )

a、 击碎、磨剥 b、 压碎、折断 c、 劈碎。

7、增大旋风筒预热器的筒体高度,其分离效率(a )

、升高不变降低。

8、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预热器内气体与物料之间的热交换主要方式是(a )。

、对流辐射传导。

9、在旋风筒预热器中,撒料器的作用主要是( a )。

、分散物料 b、加热物料 c、分离物料。

10、球磨机产量偏高,但产品偏粗,这时应将钢球的平均球径:(c )

、增大 b、不变、增加装载量 c、减小。

11、入磨物料水分过大时,应该:( b )

a、提高磨速 b、加强通风 c、调节循环负荷率。

12、多料流式气力均化库均化原理是:( c )

、纵向重力混合及混合室气力均化 b、混合室气力均化 c、纵径向重力混合及混合室气力均化。

13、预分解窑能有较长的高温带的原因是( c )

a、产量大 b、窑体长 c、入窑分解率高。

14、下列情况中属于造成结皮的原因是:a

a、硫碱循环 b、生料饱和比高 c、原料过多。

15、在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器的窑外分解系统中,料粉的流程是(b )

a、从c4经c5入分解炉后再入窑 b、从c4入分解炉再经c5再入窑 c、由分解炉经c4、c5**窑

16、如果煤粉细度偏粗,可能会造成( a )。

a、火焰拉长 b、火焰缩短 c、窑尾烟室温度降低。

17、二次风温度越高,则( a )。

a、烧成温度越高 b、窑尾温度越低 c、熟料冷却越差。

18、回转窑内熟料的c3s矿物形成位置主要在( b )

a、冷却带 b、烧成带c、过渡带。

19、回转窑煤粉燃烧器内风比例增大,则其火焰长度(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0、关于球磨机内衬板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保护筒体免受冲击和研磨 b 调整研磨体的运动状态 c 研磨物料。

2、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旋风筒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分离效果和使用寿命 。

2、球磨机粉磨系统流程一般有开路系统和闭路系统。

3、分解炉中如果煤粉悬浮不好,则燃烧速度慢 ,炉温将降低 ,物料分解率将减小 。

4、悬浮预热器的每个单元必须同时具备悬浮分散、 换热; 及气固分离三大功能。

5、球磨机转速不同,研磨体(钢球)存在三种运动状态: 周转 、 抛落和倾泻 。

6、减小旋风筒预热器的内筒(排气管)直径,其压损减小 ;增大内筒插入深度,其分离效率增高 ;增大旋风筒筒体直径,其分离效率降低 。

7、与前两代篦冷机相比,第三代篦冷机的特点是阻力篦板 、 单独脉冲供风 、厚料层操作。

8、隔仓板篦孔的排列方式主要可分为辐射状和同心圆状,隔仓板安装时应使篦孔小端朝向窑头。

3、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球磨机研磨体的填充率越大,产量越高。

2、磨机产量高、细度粗,要适当减少大球,增加小球。

3、篦冷机的热效率一般大于其冷却效率。

4、悬浮状态比堆积状态传热快是因为气流与料粉间传热面积大。

5、旋流式分解炉的气流是以切线方向入炉。

6、旋流效应和喷腾效应使煤粉在分解炉内的燃烧时间延长。

7、生料均化是生料均化链中的最后一环,担负着均化任务的40

8、一组两个托轮的中心应与窑中心连成90°夹角。

9、篦冷机内出现“红河”现象是因为粗熟料颗粒不易冷却,温度高。

10、离线型与**型分解炉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没有三次风管。

4、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多料流式连续式生料均化库的工作原理。

原理:侧重于库内的重力混合作用,基本不用或减小气力均化作用,以简化设备和节省电力。库内有多处平行的料流,漏斗料柱以不同流量卸料,在产生纵向重力混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径向的混合。

有的在库底增加了一个小型搅拌仓,使经过库内重力切割料层均化后的物料,进入小仓再经搅拌后卸料。

2、简要说明如何提高生料在旋风预热器连接管道处的分散悬浮性?

料粉悬浮分散物料从下料管进入旋风筒上升管道,与上升的高速气流相遇。在高速气流冲击下,物料折向随气流流动,同时被分散。

为使物料在上升管道内均匀、迅速地分散、悬浮,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1)选择合理的喂料位置(2)选择适当的管道风速(3)合理控制生料细度(4)注意来料的均匀性(5)选择合适的旋风筒的结构(6)在喂料口加装撒料装置。

3、在预分解窑系统中,回转窑应具有哪些功能?

回转窑的功能。

燃料燃烧装置热交换装置化学反应器输送设备废物利用。

4、分解炉结构设计时主要有哪几种流体力学效应?其煤粉燃烧有何特点?

1.旋流效应2.喷腾效应3“悬浮效应”4流态化效应。

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特点。

回转窑内煤粉燃烧:有焰燃烧。

分解炉内煤粉燃烧:无焰燃烧(辉焰燃烧)

一次风量小,三次风风速一般为20m/s,不能形成流股。

优点:燃料均匀分散,能充分利用燃烧空间而不易形成局部高温,有利于全炉温度均布及较高的发热能力;物料均布于许多小火焰中,放热与吸热相适应,有利于向物料传热,又有利于抑制炉温过热。

5、简要说明如何解决预分解窑系统的结皮堵塞?

1 )对原燃料的控制。

生料一般要求:碱含量<1.5%,氯含量<0.02%,s<1.3%;

煤: s<3.0%,避免使用高灰分及灰分熔点的煤。

2)采用旁路放风。

如果原燃料中碱、氯、硫含量超出上述范围,为降低系统碱等循环浓度,可采取旁路放风措施,即将含碱、氯、硫浓度较高的出窑气体在入分解炉、预热器之前引入旁路,部分的排出系统。

3 ) 严格控制系统各处的温度,均衡稳定生产。

窑后气温愈高,含碱、氯、硫颗粒表面出现的液相愈多,煤灰熔化的可能性愈大,则结皮的趋向愈高。一般控制出窑气体温度不超过1000℃,出分解炉气体温度不超过950℃,且完全燃烧。同时对窑、预热器要精心操作,使各部的温度、压力稳定及喂料量稳定。

4)定期检查吹扫,清除结皮。

6、简要分析影响分解炉内煤粉燃烧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

⑴ 分解炉内操作温度。

⑵ 分解炉内氧气浓度。

⑶ 空气与煤粉的混合。

⑷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⑸ 分解炉内生料与煤粉的比例。

5、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从球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简要分析影响球磨机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讨论提高球磨机产量的措施和途径有哪些?

2、试画出tdf分解炉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技术特点。

生产技术方案

5.2生产技术方案。5.2.1产品质量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2.2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本项目以国标先进技术设备为起点,该厂建成后,生产工艺 技术设备整体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在工艺设计中采用先进 成熟 自动化程度高的国产设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5.2.3主要设备的选择。主要生产设备造型原材为 ...

生产技术方案

全玻璃真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真空管集热器 储热水箱 支架及连接管道 配件等部件组成,以下对各部分的工艺流程如下。一 工艺流程 二 工艺流程简述。生产方法简述 1 太阳能平板模块,经生产线生产出后经过检测合格进入组装线。2 水箱,经下料 卷板 焊接零部件组装后,处理内外表面 打压试漏,作保温再检测合格...

生产技术制度

生产技术部工作职责。1 收集 分析 掌握燃气待业发展信息和发展动态,建立完整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切合公司自身状况,制定不同时期有关生产 技术 管理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并组织计划实施,使公司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 辩证地处理好投资建设与用户发展的关系,与用户发民相协调 统一,经济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