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 2024-01-21 00:25:18 阅读 1735

精品word文档值得**值得拥有。

ny/t 5075—2002 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黄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活的地块。

4 生产技术管理。

4.1 保护设施。

包括日光温室、塑料棚、连栋温室、温床等。

4.2 多层保温。

棚室内外增设的二层以上覆盖保温措施。

4.3 栽培季节的划分。

4.3.1 春提早栽培。

终霜前30天左右定植,初夏上市。

4.3.2 春夏栽培。

晚霜结束后定植,夏季上市。

4.3.3 夏秋栽培。

夏季育苗定植,秋季上市。

4.3.4 秋延后栽培。

夏末初秋定植,9月末10月初上市。

4.4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春夏、夏秋、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4.5 育苗。

4.5.1 育苗设施选择。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4.5.2 营养土配制。

4.5.2.

1 营养土要求:ph5.5~7.

5,有机质2.5%~3%,有效磷20 mg/kg~40 mg/kg,速效钾100 mg/kg~140 mg/kg,碱解氮120 mg/kg~150 mg/kg。孔隙度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

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子播种床上,厚度10 cm。

4.5.2.2 工厂化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方:2份草炭加1份蛭石,以及适量的腐熟农家肥。

4.5.2.3 普通苗床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方: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占三分之。

一、炉灰渣(或草炭土,或草木炭)占三分之一,腐熟农家肥占三分之一。不宜使用未发酵好的农家肥。

4.5.3 育苗床土消毒。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每平方米播种床用****30 ml~50 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或72.

2%霜霉威水剂400倍液;或按每平方米苗床用15 mg~30 mg药土作床面消毒。方法:用8 g~10 g50%多菌灵与50%福美双混合剂(按1∶1混合),与15 kg~30 kg细土混合均匀撒在床面。

4.5.4 种子处理。

4.5.4.1 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或用****300倍液浸种1.5 h,捞出洗净催芽可防治枯萎病、黑心病。

4.5.4.2 温汤浸种。将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20 min,用清水冲净粘液后晾干再催芽(防治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

4.5.5 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侵泡4 h~6 h后捞出洗净,置于28℃催芽。包衣种子直播即可。

4.5.6 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4.5.7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

4.5.8 播种量。

根据定值密度,每667 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100 g~150 g,直播用种量200 g~300 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25 g~30 g。

4.5.9 播种方法。

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深10 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找平床面。种子70%破嘴均匀撒播,覆盖营养土1.

0 cm~1.5 cm。每1 m2苗床再用50%多菌灵8 g,拌上细土均匀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

冬春播种育苗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撒除床面覆盖物。

4.5.10 苗期管理。

4.5.10.1 温度:夏秋育苗主要靠遮阳降温。冬春育苗温度管理见表1。

4.5.10.2 光照: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或补光设施等增加光照;夏秋育苗要适当遮光降温。

4.5.10.3 水肥:分苗时水要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3叶~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0.3%尿素。

表1 苗期温度调节表时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最低夜温℃播种至出土。

出土至分苗。

分苗或嫁接后至缓苗。

缓苗后到炼苗。

定植前5 d~7 d

4.5.10.4 其他管理。

4.5.10.4.1 种子拱土时撒一层过筛床土加快种壳脱落。

4.5.10.4.2 分苗:当苗子叶展平,真叶显现,按株行距10 cm分苗。最好采用直径10 cm营养钵分苗。

4.5.10.4.3 扩大营养面积:秧苗2叶~3叶时加大苗距。

4.5.10.4.4 炼苗:冬春育苗,定植前一周,白天20℃~23℃,夜间10℃~12℃。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4.5.10.5 嫁接。

4.5.10.

5.1 嫁接方法:靠接法,黄瓜比南瓜早播种2 d~3 d,在黄瓜有真叶显露时嫁接。

插接,南瓜比黄瓜早播种3 d~4 d。在南瓜子叶展平有第一片真叶,黄瓜两子叶一心时嫁接。

4.5.10.

5.2 嫁接苗的管理:将嫁接苗栽入直径10 cm的营养钵中,覆盖小拱棚避光2 d~3 d,提高温湿度,以利伤口愈合。

7 d~10 d接穗长出新叶后撤掉小拱棚,靠接要断接穗根。其他管理参见4.5.

10.1~4.5.

10.4。

4.5.10.6 壮苗的标准。

子叶完好、茎基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冬春育苗,株高15 cm左右,5片~6片叶。夏秋育苗,2片~3片叶,株高15 cm左右,苗龄20天左右。

长季节栽培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秧苗。

4.6 定植前准备。

4.6.1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三分之二做基肥,氮肥三分之一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三分之二撒拖,三分之一沟施,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做畦。

4.6.2 棚室消毒。

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667 m2设施用80%敌敌畏乳油250 g拌上锯末,与2000g~3 000 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后无味时定植。

4.7 定植。

4.7.1 定植时间。

10 cm最低土温稳定通过12℃后定植。

4.7.2 定植方法及密度。

采用大小行栽培,覆盖地膜。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一般每667 m2定植3 000株~4 000株,长季节大型温室、大棚栽培667 m2定植1 800株~2 000株。

4.8 田间管理。

4.8.1 温度。

4.8.1.1 缓苗期: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8℃。

4.8.1.

2 缓苗后采用四段变温管理:8时~14时,25℃~30℃;14时~17时,25℃~20℃;17时~24时,15℃~20℃;24时~日出,15℃~10℃。地温保持15℃~25℃。

4.8.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适当遮阳降温。

4.8.3 空气湿度。

根据黄瓜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结瓜期70%~85%。生产上要通过地面覆盖、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4.8.4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补充二氧化碳,使设施内的农度达到800 mg/kg~1 000 mg/kg。

4.8.5 肥水管理。

4.8.5.

1 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3 d~5 d后浇缓苗水,根瓜坐住后,结束蹲苗,浇水追肥,冬春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保持60%~70%,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西华县园艺站李卫宾。一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 优质 高产 商品性好 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 早春 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 多抗病害的品种 春夏 夏秋 秋冬 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 耐热的品种 长季节栽培选择高抗 多抗病害,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二 育苗。1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土壤疏...

无公害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db3703 山东省淄博市地方标准。db 3703 t009 2005 无公害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2005 11 16发布2005 11 16实施。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03 t 009 2005 无公害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大棚黄瓜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

无公害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一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沂源县佳农果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大棚黄瓜的生产。二 产地环境。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 土层深厚 疏松的壤土地块。三 技术管理措施 1 种子。选择抗病 优质 高产 耐贮运 商品性能好 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2 育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入苗床,厚度10cm。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