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 2024-01-21 00:50:18 阅读 9200

精品word文档值得**值得拥有。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鲵(andrias d**idianus)驯养繁殖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良种质量验收等技术。

本标准界定了大鲵原种、良种、稚鲵、幼鲵、成鲵、亲鲵、后备亲鲵和驯养繁殖场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大鲵驯养繁殖过程中的亲鲵选育、繁殖、孵化、良种培育和大鲵健康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2733—2005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种

指取自秦巴山区原产地的野生大鲵物种;或使用来自秦巴山区,经选育的、非近亲的亲体繁殖的,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无规定性疾病的养殖大鲵物种。

3.2 良种

指体质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并适用于增养殖生产的大鲵物种。

3.3 稚鲵。

指大鲵受精卵从孵化出膜到其利用卵黄为营养的发育阶段。

3.4 幼鲵。

指稚鲵从卵黄消失,开始主动摄食到其外鳃消失的发育阶段。

3.5 成鲵。

指外鳃消失,完成呼吸器官转变,而未达到性成熟的大鲵。

3.6 亲鲵。

指性腺发育成熟并已开始用于繁殖的大鲵。

3.7 后备亲鲵。

指培育年龄已达5年,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繁殖前的大鲵。

3.8 驯养繁殖场。

指获得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的大鲵养殖场。

4 环境条件

4.1 场址选择。

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宜按以下要求选址:

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安静,无污染,水源充足,饵料资源丰富,无地质灾害隐患、交通方便、生。

态环境良好区域。

使用同一山涧或河流水源的两场间隔距离应大于6公里。

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在海拔700m~1100m的山涧溪流间。

4.2 土壤

未经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工矿及医院污水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

4.3 水质

水质不低于《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标准,且水质清爽、透明, ph值6.5~7.5,溶解氧应大于7.0mg/l,水温8℃~25℃,保持常年流水。

4.4 养殖设施

4.4.1 仿生态池。

宜选择周边植被茂盛,引水方便、保水性好的地方,利用地形建设河道型仿生态池。池子宽1m~2m为宜,水深20cm~50cm,水流速度为0.2m/s左右。

池子宽窄、水深、曲直等因地制宜,随意流畅,接近自然。可每3m~5m设置一个水流落差,落差高度为30cm,池底铺设粗砂或小卵石,人工建造有流水声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将池子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养殖区,每个养殖区面积以15m2~20m2为宜。

根据地形设置洞穴,两侧洞穴相错,洞穴覆盖面积占生态池总面积的2/3;洞穴口宽15cm~25cm,洞穴口高10cm~15cm,洞穴长为1m~2m,洞穴宽1m~1.5m;洞内水深20cm~30cm,洞穴底部铺3cm~5cm的沙层。洞穴顶部有可开闭、用于取卵的观察口,洞穴盖板覆盖土层大于30cm。

池边坡两侧种植菖蒲等水草,仿生态池植被覆盖率应大于70%。

4.4.2 工厂化池。

宜设置在可遮光且通风的建筑物内。分为孵化池、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亲鲵池和饵料池;其结构以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由四周向**倾斜,倾斜度为2°左右,再由中心向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1°~1.

5°。幼鲵、成鲵、亲鲵池内用石块、板材等搭建洞穴,洞穴占池面积的2/3。工厂化池具体建设要求可参照表1。

表1 工厂化养殖池建设要求。

4.4.3 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

4.4.3.1 蓄水池

蓄水池的蓄水量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以养殖池正常排水量的两倍为宜。蓄水池内应有1/3以上的水面放养水生植物。

4.4.3.2 沉淀池、过滤池。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沉淀池、过滤池,面积一般10m2~15m2,水深1.5m~2m,在沉淀池一角筑两条平行的拱形坝,两坝间距1.5m~2m,中间填石砾或煤渣,为过滤池。

4.4.3.3 排水。

大鲵驯养繁殖场应建造废水处理池。养殖废水经过沉淀等物理或生物方式净化处理后应集中排放。水体的外排放应符合《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要求。

4.4.4 其他设施。

具备防漏、防逃、防洪、产卵、孵化、防疫等设施设备。

5 亲鲵。5.1 **。

亲鲵**有两种:

合法捕获的产自秦巴山区的野生大鲵,并经隔离检查无规定性疫病的物种。

仿生态养殖或人工培育的非近亲繁育,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已达性成熟或。

接近性成熟的大鲵。

5.2 亲鲵的培育。

5.2.1 放养。

5.2.1.1 放养前消毒

亲鲵放养前应清除池内敌害生物,并用400mg/l的氯化钠全池泼洒进行池子消毒。

大鲵个体用下列方法之一消毒:

高锰酸钾溶液:浓度15mg/l,浸浴10min~15min;

氯化钠溶液:浓度3%,浸浴5min;

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1%):浓度5mg/l~10mg/l,浸浴5min。

5.2.1.2 放养密度。

亲鲵放养以1尾/平方米为宜,每个独立繁殖区内放养10尾~15尾。

5.2.2 饲养。

5.2.2.1 饵料种类。

亲鲵的饵料种类主要有:野杂鱼、虾、蟹、泥鳅、人工饲养的鱼苗、鱼块、畜禽肉块等,以鲜活饵料为佳。

5.2.2.2 饵料质量。

饵料质量应符合《gb 2733—2005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有关要求。不得使用长期冰冻、腐烂、受农药或其它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

饵料投喂前用3%的氯化钠溶液或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漂洗后投喂。

5.2.2.3 投喂量和投喂频率。

每次投喂量为大鲵体重的2%~5%,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投喂频率可参照表2。

表2 亲鲵不同水温投喂。

5.2.3 亲鲵培育要点。

冬季培育工作主要是调控水温和投饵。首先宜将水温控制在18℃~20℃,使亲鲵大量摄食,储备充足营养越冬;然后将水温降至4℃~10℃,使亲鲵进入冬眠,并应注意采取防冻措施。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饵料。

春季培育主要工作是调控水温,调节光照,调节水质和投饵。春季宜提高水温,使其早摄食,当水温升至12℃~16℃时,应及时调节饵料种类,适当增加注水量,促进性腺发育;光照在500勒克斯左右,即黑暗光线下培育;春季调节好水质,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保持清新。投饵应新鲜、质优,适当增加投喂量。

产前培育主要工作是调节水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宜加大水流量并增强水流声,投喂营养全面饵料,促进性腺发育成熟。8月初水温升至17℃~23℃时,应密切关注雌雄个体的性特征和性行为,适时进行催产或自然产卵。

5.2.4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池检查。主要巡检内容为:

观察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和饵料规格;

检测水温、ph值,及时清理残饵、粪便、杂物等,保持水质清新;

观察活动情况,发现弱鲵、病鲵及时隔离饲养,并采取相应**措施;

蜂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蜂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蜂蜜的生产条件 工具设备 采收 操作 贮运 质量控制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绿色蜂蜜的生产地区。2.生产条件。2.1群势 生产蜂蜜的蜂群 采蜜群 必须健康强壮,每群应有十框 2 5万只 以上的蜜蜂,要有充足的采集 酿造适龄蜂,蜂子比...

矿山生产技术规程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 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

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icsdbdb3712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生姜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第二部分 生姜生产施肥技术规程。第三部分 生姜生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由莱芜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莱芜市农业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陶务瑞陈连英刘会诚吕华徐希会刘涛。本标准于2002年6月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