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端午节周记

发布 2024-01-24 22:40:05 阅读 9033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习俗可真多!

吃粽子,是家乡习俗缺一不可的。把江米泡上两三个小时,粽叶也泡上。泡好之后,把粽叶叠成筒形,放上江米,再放点枣和花生,最后用江米堵上,包成四角形,用线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啦!

把粽子煮上四五个小时就能够了,刚煮出来的粽子有枣的香甜,花生的香味,又软又黏。

戴五谷线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五种颜色,俗称“五行,”有避蛇的作用,一般戴到当年的六月初六。到了那天,人们就把身上的五谷线扔到草丛里,祈祷平安幸福吉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端午节那天,人们聚集在龙泉湖畔,山呼海动般的人群,随着那阵阵鼓声,看那龙舟利剑飞弦,精彩有趣的赛龙舟表达了家乡人民的喜悦庆贺心情。

家乡的习俗丰富多彩,粽子的香甜、艾的清香、香包的药香都让我们终身难忘……

篇二】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虞摘杨梅。

一路上,看着车窗外面美丽的景色,我很开心。

我们经过了杭州湾大桥。大桥很壮观,它跨越杭州湾,长约三十多公里。

第二天上午下雨,我们吃完早饭,就在宾馆里玩,下午,雨停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爸爸的同事一家去摘杨梅。我们来到一座小山上,山上长着茂密的杨梅树,枝头上挂满了杨梅。

因为刚下过雨,路很滑,我们踩着泥慢慢地来到杨梅树下,开始采杨梅。爸爸提着篮子,我和妈妈一颗一颗地把杨梅摘下来放到篮子里。杨梅有红色的、粉色的和青色的。

我们要挑红色的摘,因为红色的杨梅最甜。

第三天我们回到了上海。回到家,吃着自己摘的杨梅,觉得很甜。

篇三】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俗都和“五”这个数字相关联。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都很多,说也说不完。其中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古代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诗词

1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2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诗词

1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2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小学三年级端午节作文范文。篇一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姥姥前两天就忙开了。我们这儿端午节很热闹,有吃粽子,挂香包,挂艾叶,赛龙舟的习俗。我最喜欢吃火腿粽子。一大早,姥姥 妈妈和我就围着餐桌包粽子。姥姥包得飞快,她先把两片翠绿的粽叶卷成圆锥形,再放一勺糯米进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