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诵读散文 教师指导使用

发布 2024-02-12 04:55:12 阅读 1497

四年级上(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①,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注释: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②毫末:细小的萌芽。③累土:堆土。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二)在上位不陵①下,在下位不援②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③人。——中庸·第十四章》

注释:注释:①陵:欺侮。

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

尤:抱怨。译文: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三)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chuò)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xuān)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选自《韩诗外传》。②少:小时候。

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④喧:因为分心而遗忘。

裂其织:隔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⑥戒:警戒。⑦自是:从此。译文:

孟轲小时候,有一次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他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

“为什么停止读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

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隔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轲读书不再分心。

四年级上学期诵读古诗 教师指导使用

1.蝉。唐 虞世南。垂緌 ru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ji 秋风。注释。虞世南 唐朝诗人,字伯施,余姚人。垂緌 ru 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 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 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 开...

四年级上学期诵读词曲 教师指导使用

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释 诉衷情 词牌名。万里觅封侯 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 载 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五年级上学期诵读孟子 教师指导使用

五年级 上 1 孟子曰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尽心下 大意 孟子说 贤者以自己的清楚明白,使别人清楚明。白 如今的人却以自己的糊里糊涂,使别人清楚明白。2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上 大意 孟子说 处于困境的时候,就只求做好自身修养,得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