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计划

发布 2024-02-19 22:21:00 阅读 3554

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推动通化加快振兴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省宣传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贯穿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效益年”活动这条主线,把握“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主基调,突出“导向、创新、服务、有效”四个主题。

坚持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活化载体、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务求实效。把“促发展、促和谐”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着力在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高**引导能力,为加快振兴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导向上求实效;着力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丰富和活跃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求实效;着力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弘扬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上求实效;着力在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培育城市精神,宣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上求实效,为科学发展加快振兴提供思想文化保证。

具体抓好“ 七项工作”。

第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工作目标,深化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

认真贯彻中组部、中宣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实施办法》,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为龙头,以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创新形式、方法和手段,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达到真学、真用、见实效的目的。总结一批理论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双休日学习的经验,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双休日的学习。

抓好科学发展观宣传教育。扎实推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市党员干部、教育群众的工作,按照市委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全面宣传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为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总结推介一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经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抓好青年学生理论武装,拓展、提高、完善大学生自学组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市、县、乡**宣讲团和各级理论骨干的作用,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通俗化宣讲活动,依托网络**和《通化**》(理论版)举办“干部论坛”和“通化讲坛”,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国情、市情,推进理论通俗化普及,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市委、市**的科学决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开展市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和阐释,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围绕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善民生等重要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和建言献策,为市委、市**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推动工作落实。

第二,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全力营造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活动。按照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紧紧围绕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主题,集中打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宣传战役,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形势,增强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围绕市委、市**确定的“八大板块”、“五大工程”的大项目建设, “三大支柱”、“四大集群”、“十大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及建设通丹经济带、打造东北东部开发开放先导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软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坚定信心谋发展,抢抓机遇促振兴”、“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时”、“重点项目建设巡礼”、“保增长促发展重点工作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改善民生,建设和谐通化”、“我为发展做贡献”、“投资者看通化”等多种形式的主题系列采访宣传活动,促进市委、市**各项决策和任务的落实,为振兴通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引导能力和水平。完善新闻**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宣传部《关于提高**引导能力、构建**引导新格局的意见》,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建设,重视新兴**建设。制定实施《通化市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理办法》,及时正确有效引导社会**,理性分析和引导疏解社会矛盾。

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妥善做好**监督。多做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不做激化矛盾,易产生负面影响的**。

加大对上宣传力度。继续加强与**和省主要新闻**的联系,充分发挥好各**驻通记者站的作用,适时宣传市委、市**的重大战略举措、工作经验、阶段性工作成果,扩大通化的对外影响。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全面展示通化良好形象。

健全宣传体系、整合宣传资源、聚焦宣传重点、创新宣传载体,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推进大外宣工作格局建设。

加强整体宣传。围绕中国北方最宜人居的山水城市、吉林省东南部中心城市、东北亚东部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到三线并进、三位一体,全面宣传展示我市的秀美山川、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整合传媒、文化、企业、旅游等宣传资源,全力打造通化形象。

做好“通化十大城市名片”和“城市形象宣传语”的推介、宣传、利用工作。通过制作广告宣传片、礼品画册,开发旅游商品,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文化交流等各种途径,更好的宣传展示通化形象。

突出重点宣传。做好第五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博览会”等各类展洽会以及市委市**领导带队赴国外市外招商等重大经贸活动的对外宣传。策划组织好 “活力通化•网络**通化行”、“关东明珠•涉外**通化行”、“科学发展看通化•**主流**通化行”等系列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通化。

开发制作新华网吉林频道通化网、新浪网城市联盟通化网、中国吉林网通化网,做好“数字通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办好通化宣传网,扩大通化对外影响力。

第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通化精神文明。

精心组织“通化沧桑巨变60年”主题宣传。深入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示全市人民蓬勃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营造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动员发挥各级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规划组织好各种纪念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增信心、凝力量。

集中抓好 “通化60年60事”征集评选、 “颂祖国60华诞,赞通化和谐发展”广场主题演出、“颂歌献祖国”社区文艺汇演、“通化记忆60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爱我中华”珍藏邮票展、“祝愿祖国繁花似锦”新诗创作朗诵会、“祖国颂”青少年读书、“60年红色经典”优秀影视作品展映和**宣传等活动。

开展“城市精神”征集讨论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市情、关心市是,培育城市精神,熔铸通化市魂,树立城市形象,为加快通化发展振兴凝心聚力。

广泛开展道德建设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做好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工作。

树立“好人有好报”和“奉献最光荣”的价值理念,继续开展“典型宣传工程”,制定《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首届十大道德模范”和“经济建设典型”活动,扩大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建立健全解决先模人物实际困难的机制,帮助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在全市营造一种学习模范、关爱模范、崇尚模范、争做模范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网络文化。抓好以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六大系列”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农村未成年人关爱行动”,总结宣传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利用。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城市更加洁净、有序、文明”的目标,开展“关注城市形象,争做文明使者”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楼道、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旅游景点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清洁文明工程”。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进一步总结推广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组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

深化“三树三创”活动,在全市行业窗口单位深入开展“讲职业道德,树行业新风”创建活动,总结宣传一批诚信经营、公正执法、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文明行业创建典型。围绕“双拥”、”双支”工作,继续开展“五进军营”活动,切实加强“五边”建设,努力提高军(警)民共建工作水平,为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打下坚实基础。

弘扬创业文化,倡导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优化创业氛围。深入开展争当创业先锋活动,培育具有通化特色的创业文化。扎实开展“五送两促三进”活动和“企业文化三提升”活动,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企业文化理念,增强核心竞争力。

培育和谐文化,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村、社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社会热点,准确把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分析,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把握群众诉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好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工作。

第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有关部门建设万发遗址博物馆、体育健身中心,规划实施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朝鲜博物馆等建设项目。

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村村通”工程28个。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电影350场次。

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成农家书屋100个。分批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扶持建设100个文化大院。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继续实施“图书文化绿卡”工程,城区发放图书文化绿卡300张。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继续开展“欢歌通化大拜年”和“把欢乐送基层”系列新春文艺演出活动、广场公益演出活动、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好民俗文化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切实做好对农民工和困难群众的文化服务。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按照 123456 的总思路 高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旗帜,紧扣建设富强人文健康美丽新兴平这一目标,突出 唱响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两大重点,充分发挥 宣传引导 人文化育 助推发展 三大职能,着力抓好 理论武装 引导 文明建设 文化振兴 四大要务,强力推进 意...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按照 123456 的总思路 高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旗帜,紧扣建设富强人文健康美丽新兴平这一目标,突出 唱响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两大重点,充分发挥 宣传引导 人文化育 助推发展 三大职能,着力抓好 理论武装 引导 文明建设 文化振兴 四大要务,强力推进 意...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计划

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 推动通化加快振兴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十七届三中全会 全省宣传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