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浙江环境监测协会

发布 2024-02-22 12:35:03 阅读 6074

附件。2016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环保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新《环境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着力推进各项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污染天气,严格环境风险管控,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打造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一、确保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一)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地要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第17号),完善应急值守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推行扁平化信息报告模式,确保每天24小时信息畅通。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舆情监控力度,多渠道收集事件信息。

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发挥专家技术支持作用,为科学处置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统计制度,全面、及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汇总情况。

二)依法科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各地环保部门要在当地**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对涉饮用水安全、重金属污染和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关系公众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件等,领导同志要亲赴现场、靠前指挥,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

三)加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设区市环保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事件原因、性质等组织开展调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并及时将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报送我厅。此外,要及时组织评估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各级环保部门要照相关规定上报情况。

四)全过程公开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各地环保部门要完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和**应对机制,协助地方**及时、准确发布事件处置进展和环境影响的权威信息,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专家解读和**引导,合理利用电视、广播和微博、微信等新闻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公布事件信息。

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概况、调查结论和环境影响等信息。开展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与公益诉讼联动工作,对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五)抓典型案例总结评估和警示教育。各地要强化事件应对过程“留痕管理”,为总结评估提供依据。对较大以及以上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发环境事件开展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针对事件应对和环境管理提出整改措施和政策建议。

建立事后评估机制,推动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印发通报、案例回放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防止同类事件重**生。2016年,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地市至少要选取1起典型突发环境事件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于年底报送我厅。

二、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六)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各地要结合近两年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情有针对性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杭州、宁波两地要依据《浙江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认真总结经验,及时修订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行省级统一预警分级标准。

实施方案和操作方案要与**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起报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七)确保预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建立健全环保部门内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明确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形成快速高效的应对运转机制。在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各地要落实重污染天气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预警发布、调整和解除的情况;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预案中工业企业应急操作方案的执**况;在应急响应结束后,组织开展预案实施情况评估,并向同级人民**和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我厅将组织修订《浙江省环保厅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流程,细化响应程序。

三、严格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控。

八)做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各地环保部门要根据我省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督促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制度,建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档案;要适时组织开展各类稽查、巡查,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整治不力的企业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九)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各地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适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区域、饮用水源等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过程管理,根据《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根据省厅公布的重点行业梳理应急预案编制企业名单,督促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和预案管理,积极开展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抽查,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培训及演练的指导,持续改进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十)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工作。各地环保部门要在及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指导督促地方**、环保部门和行业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和应急准备,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早响应和早消除。对汛期、台风和雨雪冰冻时期、重大活动等突发环境事件易发期和敏感期,以及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的区域流域和重点行业,开展提示性预警。

及时获取涉饮用水安全、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关系公众健康的苗头性信息,实现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提前预警。

十一)加强重大活动期间环境应急管理。各地环保部门要加强g20峰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前加强重点区域排查,全面整治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做好人员、物资、设备各方面应急准备;会期要加强应急值守和重点企业监管,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确保饮用水水源等环境安全;会后要做好环境应急管理总结评估工作,为今后的重大活动环境保障提供有益经验。

十二)加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条件地区要积极推动社会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专业环境应急处置队伍等服务中心的建设;要加强第三方机构参与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的探索,在隐患排查、风险评估、预案编制等方面加强合作;要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定期更新基础库信息,利用环境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开展隐患排查、预案管理、事故处置等应急工作。我厅将继续加强省级社会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专业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计划于2016年底新建2个省级社会化服务中心。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xx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 生态文明建设 的总体要求,我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将以 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为主要目标,围绕 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 大气重污染应对 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 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应急队伍能力标准化建设 等五方面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快提升应急队伍...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 积极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强化应急值守与准备,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要则,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二 点面结合,全面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工作。一是组织各区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针对重点。区域 重点领域开展检查,确保环境安...

关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关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范文。一 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以及敏感时期xx小时应急值守。执行重大节假日以及敏感时期xx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无缺岗 离岗现象。科学有效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对涉饮用水安全 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