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发布 2024-03-06 11:50:44 阅读 1309

1. 演练目的:

当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后,为使受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控制事态发展,将事故后果和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2.中暑程度划分及症状。

1 轻度中暑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 中度中暑。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 重度中暑。

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

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3. 演练过程:

发现岗位操作人员发生中暑事故,现场职工立即向生产经理汇报,汇报时讲明中暑人员中暑的症状。生产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会同公司安全员赶到事故现场。

生产经理和公司安全员根据中暑人员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灼热等现象,判断为中度中暑症状。

4.现场抢救。

车间主任和公司安全员立刻组织现场人员将中暑员工抬到附近通风、凉爽位置,严禁在高温区施救。

在将中暑人员撤出后,工作现场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如果必须留人工作确保2人以上,做好互保工作。

将中暑人员平放于地上,解开衣扣,自然通风或扇风解热,服用中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或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4 对中暑人员进行吸氧,同时用湿毛巾擦拭员工身体表面,加快降低体温直到逐渐恢复。

5 对于失去知觉的中暑人员应立即掐人中,如能苏醒执行③、④条,如不能苏醒立刻通知船厂医务人员,在医务人员监护下及时送医院救治,在去医院的过程中必须吸氧与通风。

5. 中暑原因:

①高温时段员工在高温岗位作业防护措施不得当。

②防暑降温相关物品使用不及时。

③员工对中暑知识缺乏,应对能力薄弱。

6. 防范措施:

①加强对员工的中暑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应对技能。

②保证各类防暑降温物品正确使用。如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

③加强对高温岗位时段的监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舟山市沥港亿鑫气体****。

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演练

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1在高温 高湿 通风差的车间内作业。1.1.3在高温辐射环境 干热环境 境 中作业。1.1.4工作强度过大 时间过长 睡眠不足 过度疲劳等。1.1.5作业人员穿着紧身透气性差的工作服,导致散热障碍。类型包括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日射病 热射病 公...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策划及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实施方案演练策划。1.演练依据。根据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年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中能建发安质环 2014 16号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版 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演练科目。高温中暑应急处置救援演练。3.演练目的。1 体现项目组...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 演练目的。夏季天气炎热,室外温度可高达37 左右,从事电焊工作的操作人员,随时可能会发生中暑事故。为能及时有效对中暑人员进行抢救,减少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公司制定了本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二 适用范围。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当作业场所有人员中暑时...